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龙镇农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南有讷谟尔河,北有引龙河,还有横贯场区的二道河,3 条河流都发源于小兴安岭的佘脉天龙山,汇流于场区17队7 公里处。“三河”之间,形成东西走向的数十个大漫岗。中间又为数十条水线分割成东南西北方向的小岗地。把全场土地分成丘陵,沟谷两类,丘陵占61%,沟谷占39%。
  全场地形可分为四部分:
  1 、沿“三河”的低洼地。为河岩的重湿地,海拔265 —290 米。植被小叶樟,塔头,水草及喜水性灌木丛。土壤多已沼泽化,酸性大。
  2 、讷谟尔河、二道河、引龙河的二阶台地及岗脊下游平源。海拔230 —330 米,土地比较平缓,部分地块轻水湿地,时常出现内涝危害。地表生长五花草、旱柳、小叶樟等。现80%已垦殖。低平地带分布草甸土,洼甸土,较高地块为黑壤土。
  3 、缓坡漫岗地(这类地块为农场主要种植区)。在横向岗地中上部,海拔300 —330 米。小部分地块坡度较大,有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有小块面积生长次生阔叶林,大部分是五花草,间杂灌木丛。岗坡上部为黑土壤,中下部是黑壤土。
  4 、陡坡岗地。分布在二道河右岸,龙镇人民政府所属龙镇大队5 队往东经6 公里,林场至9 队东南山坡一带。这部分地形复杂,坡度大,黑土层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