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四季气候特点

第二节 四季气候特点



  春季(3 —5 月),主要特点是增温快,风大雨少,空气干燥。
  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冬季风减弱,暖空气开始活跃,天气变化剧烈。从3 月至5 月气温升高23℃左右,季平均气温1.3 ℃,季降水量67毫米,占全年的13%,季平均风速4.7 米/秒,为四季之最大,大于等于5 级风日数平均为35天,占全年的44%,平均相对湿度不足50%,终霜期在5 月中下旬。特别4 —5 月,贝加尔湖气旋活动频繁,每遇过境往往造成干热大风天气,风力达6 —8 级,且能维持1 —2 天,升降温幅度达20℃以上。
  夏季(6 —8 月),主要特点是短促而温热,降水量集中。
  太阳辐射增至最强,最长日照季节,东南季风活跃,副热带高压北上,带来大量水汽,水热同步,大大补偿了热量条件的不足。若以气候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作为夏季的标准,几乎没有夏季。季平均气温18.2℃,7 月下旬升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这个季节,最高曾达34.5℃(1968年7 月22日,1985年6 月5 日)。季降水量350 毫米,占全年的65%,多雷阵雨,降水峰值月多出现在7 月份,日最大降水曾达到117.3 毫米(1987年7 月3 1 日)。暴雨至大暴雨两日数平均每年接近1 次,最多3 次,容易酿成水灾。
  秋季(9 —11月),主要特点是凉爽,初霜早。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代替了温暖湿润的夏季风,由于空气干燥地面散热较强,故气温迅速降低,从9 月至11月气温下降2412左右,秋温低于春温,季平均气温0. 212,在冷平流和辐射冷却作用下,9 月中下旬发生霜和霜冻。秋雨多于春雨,且多连阴雨天气,季平均降水量105 毫米,占全年的20%。
  冬季(12—2 月),主要特点是漫长且严寒。
  太阳辐射弱,昼短夜长,经常在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之下,若以平均气温小于70℃作为冬季的标准,可长达8 个月左右。季平均气温-22.5 ℃,1 月份气温降至最低,之后逐渐回升,极端最低气温达-43.012 (1961年1 月10日)。季降水量12毫米占全年的2 %。最大积雪深度22厘米,低洼地在30厘米以上,最大冻土深度230 厘米。盛行西北风,季平均风速2.3 米/秒,为四季之最小,季蒸发量21毫米,占全年的2 %。冬季地面在冰雪的覆盖之下,多晴朗少云天气,银装素裹,也常有寒潮暴发,有时发生雪暴(大烟炮),给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