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三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龙镇农场土地总面积587 ,582 亩(不包括东部狭长地带的2 —13道岗,均被部队农场和襄河农场占用。)其中林地42,067 亩,牧地草原128 ,114 亩,水面8,323 亩。现有耕地24 6,234 亩,尚有可垦荒的低洼地54,602 亩。土壤分类有:淋溶黑土、草甸土、森林土、强地生草土、沼泽土5 个类型。淋溶黑土188 ,000 亩,占土地面积的32%;草甸土5.1 万亩,占9 %;森林土3.1 万亩,占5 %;强地生草土1 万亩,占2 %,沼泽土1.2 万亩,占2 %。淋溶黑土草甸土面积较大,都分布在耕地漫岗中上部。,黑土层厚度为30一50厘米,土质松,阻力小,易耕作,通透度强,易受干旱威胁,养分含量低,耕层有机质含量为5 —7 %,全氮0.12—0.2 %,全磷0.06—0.15%,全钾2.32—3.17%。
龙镇农场土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据北安局1980年土壤调查,龙镇农场水土流失面积达80%,土壤肥力下降快,一般荒地开发15年以上,肥力下降29.8%,全氮下降31.1%,全磷下降24.9%,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除地形地势,降水量、风蚀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开荒缺乏科学安排,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及耕作不合理,只种地而不养地。开荒初期为了排出土壤的饱和水和增高地温,习惯顺坡耕作,跑水跑肥,暴雨后造成冲刷。
本场内还有占耕地面积37%的易涝土壤,主要分布在平原低地,碟形地,沟谷和河道两岸的泛滥地,这些低洼地有常年或季节性的汇水条件,造成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