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涝灾
第一节 涝灾
1957年,春季降水量较多,春播期偏涝。8 月上中旬多雨,麦收期涝,受灾面积2 ,663亩。
1958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多雨,麦播后期及大田播种期偏涝,受灾面积6,597亩。
1959年6月降水量180.4毫米,比历年多八成,夏锄期偏涝。8月降水量173、5毫米,比历年多五成,麦收期偏涝。10月降水量57.8毫米,比历年多1倍,大田收获期偏涝。受灾面积7,909亩。
1960年,前一年秋底墒足,5月降水量稍多降水日数偏多,大田播种期偏涝。受灾面积61,000亩。
1961年7月降水量为249.3毫米,比历年多九成,8月降水量稍多,麦收期涝,割麦时人们穿雨靴。受灾面积57,755亩。
1962年7月降水量为238.5毫米,比历年多八成,8月降水量正常,夏锄后期至麦收前期偏涝,受灾面积4,709亩。
1967年4月降水量33.5毫米,比历年多五成,5月降水量55.5毫米,比历年多三成,麦播到大田播期偏涝。
1969年4月降水量为58.3毫米,比历年多1.2倍,麦播期涝。8月降水量为321毫米,比历年多1.8倍,麦收期重涝,秋收期偏涝。受灾面积134,276亩。
1972年6月降水量为259.5毫米,比历年多1.6倍。7月降水量为272.9毫米,比历年多1倍,10月降水量49.4毫米,比历年多五成,夏锄期、麦收期、秋收期连续重涝。小麦收获到翌年春播期,产量损失一半,大田作物绝产。受灾面积250,384亩。
1973年,前一年秋底墒过饱和,4—5月低温回暖晚,降水量偏多,春播期重涝,播期拖后1个月。受灾面积24,554亩。
1978年4月降水量37毫米。比历年多七成,麦播期偏涝。受灾面积25,000亩。
1979年,冬雪大,回暖晚,4月中旬连续降雪,麦播期偏涝。8月下旬到9月中旬多雨,麦收中后期偏涝,损失较大。受灾面积120,000亩。
1981年7月降水量183.6毫米,比历年多三成,8月降水量178.5毫米,比历多六成,麦收期涝,秋收期偏涝。受灾面积141,492亩,其中绝产20,279亩。
1982年,前一年秋底墒足,4月中旬至5月上旬多雨雪,麦描后期至大田播种前期偏涝。
1983年3月降水量13.2毫米,比历年多1.5倍,4月降水量64.7毫米,比历年多1.8倍, 5月降水量70.3毫米,比历年多八成,3—5月降水量特多,近百年罕见,小麦播期重涝,遍地流水,麦播期推迟20多天,大田播种前期偏涝,受灾面积29,848亩。
1984年,前一年秋底墒足,4月降水日数多,麦播期偏涝。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偏多,麦收前期偏涝。
1985年,8月降水量为214.7毫米,比历年多九成,麦收期涝。9月降水量90.9毫米。比历年多三成,偏涝,到月末麦收尚没结束。小麦普遍发芽损失很大。受灾面积59,926亩。
1986年,前一年秋底墒足,4月上旬雪大,麦播前期偏涝。8月上中旬多雨麦收前期偏涝。受灾面积38,037亩。
1987年9月降水量为148.7毫米,比历年多1.1倍,涝,秋整地和油菜收获困难很大,到月末麦翻完成60%,油菜收获完成34%。受灾面积31,605亩。
1988年4月降水量为44毫米,比历年多1倍,重涝,到月末也没有整地播种。5月降水量为137.0毫米,比历年多2.1倍,重涝。涝情超过83年,近百年罕见,遍地流水成河,田间冲出许多沟壑。小麦播种从5月7日到23日,全场仅完成27,000亩。大田尚未开始播种。6月上中旬雨水减少,涝象缓和,大豆播到上旬末,油菜播到中旬末。受灾面积84,09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