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批林批孔
第三章 省属时期(1972—1976)
第一节 批林批孔
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后,在全国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龙镇农场根据上级的部署,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批判“571 工程纪要”的十大罪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唯心论和先验论。农场组织了大批工作组,深入分场、连队传达落实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和文件。根据中央专案组整理的{ 粉碎林、陈反党集团政变斗争》三个材料,彻底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滔天罪行。
1974年2月,农场开展了大批资本主义倾向、民主派、半截子革命思想和唯生产力论。2月24日至2月27日,农场党委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批林批孔》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带头,利用各种形式反复批判,集中力量批判林彪、孔丘的“克己复礼”。
7月,江青为个人树碑立传,在天津抛出“小靳庄”十件新事的经验,并称之谓“新生事物”。于是学习“小靳庄”、大唱革命样板戏在各地展开,农场成立专业文工团和连队业余演唱队,在大忙季节不参加劳动,并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场召开典型现场会,要求各单位都要成立学习“小靳庄”领导小组,做到人人关心个个参战。场部机关和直属单位还举行学习“小靳庄”文艺晚会,从学龄前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登台表演,各连队组织宣传队,抽调青壮劳动力,打球、唱歌、排剧等。
在批林批孔中,农场还开展了“反回潮”、“反复辟”、反腐蚀运动。特别在教育界开展学习黄帅“反潮流精神”,大批“林彪和孔孟之道”、“批判师道尊严”,因此,在农场广大学生中带来不良影响,结果造成学校纪律松驰,学生无政府主义泛滥,老师不敢管,领导不敢抓,想学的学不了的混乱局面。因而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劳民伤财,贻误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