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园艺
第六节 园艺
一、蔬菜
50—60年代,蔬菜很少,职工吃菜是一大难题,从根本上讲,对蔬菜栽培技术掌握不好,粗菜种的还可以,如大头菜、大萝卜菜,但萝卜多数地块生蛆,粗菜产量不高,质量较差。到60年代末蔬菜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种植细菜逐年增多。如:茄子、大辣椒、西红柿、芹菜等。70年代以后,又扩大种植了秋白菜,马铃署等,使职工冬季吃菜得到满足,而且品种不断增多。50—60年代栽培大青邦、卷心菜,70年代开始栽培牡丹江1号小根菜;萝卜有大红袍、白大根;大头菜有海拉尔大平顶和当地大头菜,茄子有紫线茄、白茄、圆茄子等,青椒有三道筋、四道筋、羊角椒;韭菜有明水大青苗、大马莲、二马莲等;西红柿有桔黄甜肉、大粉、大红、小红、小黄、鸡心红;黄瓜有旱黄瓜、水线、大刺、小刺、水黄瓜等,马铃署和大白菜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配合秋菜一同暖窖储存,是冬、春两季的主要菜食品。进入80年代,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之后各连队取消了蔬菜种植计划,由自己调剂。
从蔬菜各品种的产量来看,紫线茄单株重0.8公斤,亩产2,700公斤以上,西红柿大红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青椒较好的三道筋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秋菜目前以牡丹江1号为主要品种,亩产可达4,000—5,000公斤,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收益较好。
蔬菜的贮藏方法:白菜和大头菜一般采用活窖和死窖两种,萝卜采用活窖贮藏或者是在窖内的一端挖个萝卜洞,将萝卜堆在里面,以沙土堆埋为好,而且要防止冬冻。
二、果树
对于果树的栽植,在60年代龙镇农场建有果园,由于管理粗放,冻害严重,全部淘汰了。
1979年又栽培面积200亩,仍然没有收益。
栽植果树龙镇农场是一大缺陷,年年有计划,年年无栽植,主要是受气候、技术、地域的影响,人们没有得到认识和收益,而不被重视。然而又受地域和当地无销路的限制,始终得不到发展。如水浆果之类的黑豆果生产,自1985年就号召种植,1987年春声势更大,结果是年初计划定,措施落实松,职工无兴趣,年底又落空。黑豆果在果树栽培中既省工、省力,收益既快、又高,应尽快推广栽植,使龙镇农场的果树栽培有个新起色,并逐步向栽植苹果树等果树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