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运输队伍龙镇农场汽车驾驶员,成立汽车队时共11人。(其中复员军人5人,建国前从事驾驶员工作2人,建国后参加工作的2人,原国民党解放过来采用的2人)。
在50年末农场汽车运输车辆增加,为扩大驾驶员队伍,在垦荒人员中选调一批年轻职工充实到汽车队,成为农场汽车运输业的第一批学员。在业务培训上,采用实际跟车锻炼,经过2年的实际操作学习,报请县交通监理所给予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机动车辆驾驶证的才能独立行车。
60年代末,随着农场运输车辆的增加和知识青年的到来,汽车队陆续抽调一批农机驾驶员和知识青年,充实到汽车驾驶员队伍,其业务的培训一直沿用旧的习惯作法,即跟车锻炼满2年后,经县交通监理所考核合格后,确定驾驶资格。这种培训,考核方法一直延续到1987年驾驶员培训制度改革后才结束。60年代末期,农场汽车驾驶员70余人,而且驾驶员整体技术水平较高,1987年汽车队被黑河地区交通监理所授予“交通安全甲级单位”,汽车队内陆续出现安全行驶25万公里车组。
70年代末期,由于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和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工人的退休,驾驶员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进入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农场内个体车辆的出现和私有摩托车的增加,农场驾驶员队伍急剧扩大,其驾驶证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地区、县交警队办班、汽校培训方法解决,亦有一部分驾驶员通过外地区考核取得驾驶证后转回本县。
截至“89年12月全场共有汽车驾驶员128人,摩托车驾驶员92人,农用大型轮式车驾驶员183人,农用小型拖拉机驾驶员173人。
1989年全场机动车辆驾驶员统计表
说明:公安、工商、交通、粮食、土地、街道办人员均在机关栏内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