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基建投资
第五节 基建投资
一、基建投资
1956年至1989年投入基建资金3,700.5万元,其中国家预算投资2,193万元,省自筹资金投资3万元,省农场总局自筹资金投资4万元,农场自筹资金(含拨改贷)投资1,500.5万元。
二、完成基建投资
1956年1989年实际完成基建投资3,700.5万元,其中农业建设1,602.6万元,使用于生产用房150.5万元,开荒耕地149.1万元,水泥晒场93.3万元,购置农机具972。7万元,包括履带拖拉机182.8万元,胶轮拖拉机69.5万元,联合收割机201.6万元,内含自走式150万元,林业建设4.4万元,畜牧业建设415.1万元,使用于畜牧用房352.3万元,购置畜牧机械62.3万元,渔业建设21.5万元,交通电讯建设401.5万元,使用于修建沙石公路214.7万元,修建桥涵61.6万元,安装电话线路27.6万元,购置载重汽车87.8万元,水利建设95.1万元,使用于机电井43.3万元,购置水利机械10.8万元,电力建设150.5万元,使用于输电线路47万元,配电线路67万元,工业建设451.4万元,使用于农机修造厂82.6万元,购置机器设备 196.8万元,非生产建设531.6万元,使用于修建职工住宅323.4万元,学校用房154.4万元,卫生用房26.3万元。
三、投资经营效果
1955年至1989年,国家预算基建拨款2,193万元,上级拨入流动资金1,670.4万元,专用拨款1,223.1万元,财政弥补4,647.5万元,并入固定资金812.4万元,并入流动资38.2万元,扣除调出固定资金768.2万元,调出流动资金533.8万元,累计投资总额9,322.6万元。 1956年至1989年上交利润97.4万元,上交折旧基金368.1万元,上交税金1,129.7万元,累计回收投资总额1,595.2万元,回收额占投资额17.1%,但是,截至1989年末龙镇农场有耕地面积24.6,237亩,19今生产队,1个良种站,拥有履带拖拉机186台,小型拖拉机168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14台,自走式收获机68台,水泥晒场174,533平方米,经济林地16.5亩,半山林1座,改良畜牧草场3,500亩,修造水库3处,修筑南河防洪堤1条,西大洼排涝渠道、修建矿石公路、桥涵、输电线路、东西南北场区主干道交通畅通无阻。建起机制砖厂;制材厂、农机修造厂、粮油加工厂、乳品厂、0.5公里铁路专用线、职业高中、中、小学校、中学教学楼、服务商业楼、职工医院、职工家属住宅区,初步建成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联合发展的中型企业,虽然投资回收数额较小,但为国家开垦建设北大荒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