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办公室及附属单位
第五节 办公室及附属单位
1955年建场以来,办公室正副主任先后由马成云、杨凤林、杨秀峰、叶承云、孙玉朴、郑明、周云清、陶绍毓、倪飞、朱占富、高凤明、田希久、付加贵、孙友和、姚新民、周兰省等担任。办公室的附属单位有北安办事处、招待所、食堂、小车队、托儿所等。
北安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蔡明理任办事处主任。1960年,徐玉亭任负责人。主要任务是,及时采购农场的所需物资,是农场设在北安的物资中转站,各单位缺什么物资,可直接到办事处联系。办事处设有招待所、食堂、农场办事人员可随时吃住。张明亮、井淑芝等先后担任过办事处的负责人。
招待所:成立于1962年,位置在现在的机关食堂,后来搬到新盖的二层楼(现在的机关办公楼),和黑河无线电厂合用l座楼,全称龙镇劳改支队第一招待所;站前招待所称第二招待所 (第二招待所1987年10月归属商业公司)第一招待所主要是对本农场内部服务;第二招待所对外经营,属于商业性质。1987年,第一招待所改为机关办公楼,招待所搬到修造厂院里,现有服务人员7人,床位47张。
食堂:成立于1955年,主要任务是负责住宿人员的吃饭问题,它直接归场办公室领导,下设食堂管理员,具体负责食堂工作。食堂现有工作人员7人,改建后的小客厅4个,大餐厅1个,可同时容纳百余人就餐。食堂建立健全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各科室来客人,可以直接向办公室领导打招呼,办公室领导根据就餐标准逋知食堂去做,在廉政建设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托儿所:成立于1959年,为了关心下一代,农场专为托儿所盖了2层楼(现在的场直小学办公楼)。后来托儿所般到了现在的住址。为了照顾基建队一片职工,在现在的基建公司办公室的东面,成立农场第二托儿所。根据农时的需要,各生产队都相继成立了托儿所。随着家庭农场的建立,各生产队的托儿所纷纷解体。现在场部1、2托儿所已合并,归场教委直接领导,共有幼儿教师12名,婴幼儿童60余名。场党委对幼儿教育事业十分重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大量资金改修托儿所,现已焕然一新,被评为总局级幼儿园。
小车队:1961年,农场有天津产吉普车1辆,用车只限于支队长、政委,其他人下连队,大多数步行或骑自行车。70年以后增添了1台北京吉普车。1984年,随着小车的增加,农场成立了小车队。当时有大客车1台,小型客车1台,北京吉普车3台。后来大客车、小客车相继卖掉,农场至今也没有添置客车。1989年,机关拥有丰田(客货)1台,212北京吉普3台。办公室制定了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领导出门下连队用车由办公室统一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