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二道河农场简介

一、文献

四、二道河农场简介



  一、自然地理
  二道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德都县境内,创建于1955年8月20日,地理坐标;东经126度 52分—127度2分,北纬48度34分—48度40分。东北为襄河农场,西北以二道河为界与龙镇农场接壤,南与德都县三九六林场相连,西南与二龙山农场相望。土地总面积235,528亩,耕地75,000亩。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及从南往北分成5条大漫岗,土壤类型主要以淋溶黑钙土与腐植质沼泽土两种为最高,黑土层厚一般为35—50厘米。全年平均气温在正负2~C以内,无霜为100—110天,全年降水量约600毫米,适宜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生长。
  二、建场概况
  1912年(民国初年)此地曾有南满地主在此招佃开荒,设立部落。日本横行时垦荒种植,日本投降后撂荒。1952年10月黑龙江省公安厅派人踏荒。1955年7月进行勘测,8月由孙举带领干警,从内蒙古牙克古押1,500名犯人开进二道河农场,确定了8月20日为黑龙江省三十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二道河农场)正式建场日。接收大批犯人后于1956年正式开荒生产。 1958年12月1日二道河农场划归龙镇农场至今。
  三、组织机构
  二道河农场于1955年8月20日正式建立,孙举任场长(支队长)并兼任中共二道河农场总支委员会书记。1957年成立中共二道河农场委员会,孙举任党委书记,史光任党委副书记。 1958年场机关设5科1室。即:政工科、管教科、财贸科、生产科、基建科和办公室。场下设3个作业站(大队),8个中队。支队在押罪犯2348人,刑满就业人员946人。
  四、1958年二道河农场经营情况及主要机械设备。
  1958年全场播种面积75,000亩,小麦平均亩产170斤,大豆平均亩产128斤,粮豆平均亩产为149斤,粮豆总产5,587.5吨,经营情况基本平衡,主要机械设备有:履带拖拉机8台,轮式拖拉机4台,汽车4台,车床3台,各种大型农具24台件。
  五、其它
  1958年二道河农场总户数284户,总人口5,126人,职工487名。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