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 龙门农场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82350亩,因地质条件和母质的差别,土壤有所不同,其中山地土壤黑土壤406782亩,占总面积的59.6%,草甸土275568亩,占总面积40.4%。按地貌可分为:丘陵漫岗(一)—黑土层10公分,大多为耕地、林地、荒地;丘陵漫岗(二)—黑土16公分,大多为耕地、农用地;山前漫岗:坡度平缓—黑土层为20公分,大都为耕地;沟塘草源—草甸黑土,大多为草原;河流草地—草甸黑土,是小叶樟、柳条五花草混生的草源。山丘—破皮黄土,生有零星柞桦树。
一、土地资源的布局
1、耕地,全场现有耕地170744亩,占总面积的41.4%。根据其地貌、土质结构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丘陵漫岗(一):黑土层十分厚,下层为黄粘土砂石。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均在5.1%,全磷0.29%,全氮0.416%,全钾1.7%。这样土地有22531亩,占耕地面积的13.2%。
丘陵漫岗(二):黑土层16公分厚。土壤有机质含量6.24%,全磷0.31%,全氮0.45%,全钾1.7%。有91299亩,占耕地面积的53.5%。
山前漫岗:坡度平缓地(3—6℃):黑土层有20公分厚。有机质含量7.15%,全磷0.35%,全氮0.51%,全钾1.73%,有土地56914亩,占耕地面积的33.3%。
上述耕地的土壤,自然生长力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在作物生长季节里、水肥气热基本协调。
2、农场尚未开垦的荒原,有25948亩,占总面积26.2%。其中一类荒原4900亩;二类荒原10400亩;三、四类荒原244481亩。大多为丘陵漫岗和山前漫岗。植被有五花草、榛柴塘、柞桦树条和零星的柞桦树林。
3、草原:面积为111133亩,占总面积16.3%。可分为沟塘草原、山坡草地、河流草甸。还有零星边界草原。
4、林业用地90587.92,占总面积13.3%。其中自然林84351亩。主要由柞、杨、桦树组成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62209亩,植有落叶松、樟子松和一些阔叶树。
5、水面190982,占总面积2.8%。
6、其它为31307亩,占总面积的4.6%。(包括场区、居民点、道路、工业用地等)。
二、土地等级
土壤的肥力决定农作物的产量。根据(80)农总(基)字第197号文件第7页关于“土地划分标准”,龙门的土地可划分为6个等级(详见表1—2)
一等地有96194亩,占土地面积的14%;二等地有156297亩,占土面积的23%;三等土地有119291亩,占土地面积的17.5%;四等地有22907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3.5%;五等地有46495亩,占土地面积的70%;六等地有35000亩,占土地面积的50%。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
龙门农场土地资源对发展农、林、牧、副、渔等业潜力很大,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以建场始,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但农作物产量偏低。(见附表)
影响麦豆产量低的原因,一方面土地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自然生长力受生态的限制;另一方面,对土地资源缺乏综合利用,导致各业不振。只有调整“五业”的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收效。
年代产量表 单位:公斤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质量评价调查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