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四章 自然灾害

章下序



  龙门农场历史上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低温、霜冻、冰雹、虫害等,尤以涝灾最为频繁。
  旱灾:多出现在晚春,正当小麦分蘖、拨节、秀穗时发生。由于春风大,土壤水分散失蒸发快,往往出现旱情。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根据当地人的口碑资料,大约每三年就发生一次旱灾,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对大豆的影响次之。如1985年5月5日—5月23日,滴雨未下,再加上年终雪较少,造成大旱,致使63000亩小麦受灾。
  涝灾:本场涝灾表现为春涝、秋涝两种。春涝:因龙门农场地理位置处于半山区,大多数年份冬雪大,一般积雪在一尺深左右,这样,春季雪化,造成春涝,种子不能下播,延缓播种期。
  秋涝:因农场气候关系,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秋涝成灾,十年九涝,使小麦生芽,倒伏,丰产不丰收。如1983—1985年三年遭受涝灾。1983年春涝严重,有2700亩土地未播上种子,成为荒地,秋天雨季期间,小麦冲毁2970亩(其中大麦600亩),由于秋涝,小麦根腐病严重,造成小麦早期死亡16192亩。1984年8月,月降雨量235毫米,8月4日一次降水量83毫米、有81737亩农田受灾。1985年8月份降雨量53.4毫米,有30947亩农田受灾。
  风灾:场内历史上遭受过风灾,除春季五级以上风力每年有18—20次外,据调查,1979年6月份龙卷风袭击龙门第九生产队,八吨重的油罐被刮飞,平地被卷出一尺左右的深沟,草甸青草被刮上天空。
  1980年原建第十二生产队遭受龙卷风,房屋被刮倒,一人死亡。10吨重的油罐被刮走500米远。
  1980年第三生产队遭受龙卷风、康拜因被刮翻。受灾之处,损失严重。
  低温、霜冻、冰雹:场内常受低温、霜冻、冰雹的威胁,低温多呈持续性低温;霜冻,有春霜和秋霜;冰雹多出现在初夏农作物生长期。1983年因低温期长,太阳照射时间短,大豆不能成熟,出现600亩青豆,1967年全年无霜期仅60多天、6月份早霜、大面积玉米,大豆等作物被冻死。1983、1985两年遭受冻灾,1983年受灾大豆6000亩,1985年受灾大豆.35429亩,全部冻死。场内的雹灾面积较小,损失地块也是局部的。
  虫灾:多发生在夏初高温少雨季节,往往伴随着旱灾发生,据口碑资料、建场以来有5次大的虫灾,尤以1983年虫灾严重、有16192亩受灾面积;1984年也发生了虫灾,有34500亩大豆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