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困难时期
第二章 农场建设的恢复
第一节 困难时期
1960年1月,与苏家店农场仅合并一年就分开了。原与苏家店合并的理由是,龙门属于偏远地区,交通困难,不便于领导。此次之所以分开,系因北黑公路开建,龙门地处公路两侧,已经克服了交通不便这一缺欠。然而,这一合一分,给龙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财力空虚,原先的建设,拆毁的拆毁,各站撤销,一片废墟,土地荒芜,野草蒿子丛生。虽然与苏家店分开后,分得一些机具人马,但多是老弱病残,所以,暂时都聚集在场部。全场不足800人、无力扩展,守着穷摊。
1959年至1961年,恰值我国自然灾害时期,龙门也毫不例外。尤其是水灾严重,春涝无法下种,延误播期,秋涝机械下不了地,打误陷车,粮食减产,种子无法收回。
1960年,是国家的困难时期。生活日用品奇缺,肥皂、线等凭票供应,副食品基本上看不到。农场口粮不足,职工日定量17斤黑面,不足部分就用瓜菜代。当时农场提出了“勒紧裤腰带,共度困难关”的口号。凡是能吃的东西,如玉米秸、玉米叶、大头菜根、榨树叶子、锯沫子都吃过。那时食物的价格特别高,只一勺豆腐渣就卖五角钱。如果想吃点黑面麦夫子,须经场领导批条,因为麦夫子是高级代食品。一般有小孩的人家,怕饿坏孩子,供应的黑面都留给孩子吃。至于大人只吃代品,勉强维持生命。即使这样,仍然饿死老弱病残等200多人。猪也无力饲养,马与牛生命力强的就闯过来了,生命力弱的就倒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