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种子
第三节 种子
一、种子繁育体系
龙门农场的种子工作起步较晚,1965年成立良种站,其所属的试验小区搞种子繁殖,种子鉴评及区域实验,建站初期还培育过玉米单交种。
繁育种子采取试验小区高繁,实验站大量繁殖后推广到生产队,生产队边生产边繁殖,种子生产成本纸,但推广速度较慢。
二、品种更新
向建场以来种子全部外引,将引进的品种或品系进行区域试验和品种试验,筛选出适应本场种植的品种进行高繁,投入到生产中使用。
小麦品种历年应用情况:
1972年为克刚、克壮、新曙光一号;
1980年前后为沈68—71,克旱八号;
1981年为克丰二号,克丰三号,垦北一号。1985年为克77~593,龙转麦一号。
大豆品种历年应用情况:
1972年,嫩69—1;
1974年为北呼豆;黑河三号,黑三之早,克74—4010;
1983年二队引进北77—6114;
1983年为北丰一号,北丰二号,北丰三号。
1972年前后本场还种植一定面积的玉米,品种为海珍珠。
1984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菜,品种为门油三号,奥罗及一部分芥菜型品种。
由于引进外地品种类型较多,在种子收获时,不注意清机和场院清理,致使种子混杂,种性不纯,混种现象严重。各生产队已意识到,因此,在种子提纯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泥种现象逐渐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