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四章 林业
第一节 概况
据德都县有关林业方面的记载,现龙门所在地历史上为原始天然林区。解放以前,该林区由原始针叶纯林、针叶混交林及阔叶林构成原始天然林,盛产红松等针叶名贵树种及三大硬阔(黄波萝、胡桃楸、水曲柳),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经近百年来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原有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摧残,造成本场原始森林消失,针叶树种灭绝,珍贵阔叶树种残存无几,仅零星分布于偏僻山区。建场以来,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又一次对尚存的森林资源进行毁灭性的摧残,使正在恢复的森林资源进一步退化,到八十年代,本场次生林以多代萌生型残存下来,林份质量还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管理不善所造成。
随着管理权的变更,天然次生林的抚育改造及产品的利用正在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对原有次生林的抚育以提高林业份质产,加速林业生产,没有前途的林份,对其改造更新,进一步调整林份结构。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剩余物进行加工变成有效产品以增加林业生产经济效益,逐步实现以林养林的目的。
经1980年森林资源普查,1984年人工林普查和全场林业“七五”规划调查,在全场总面积57万亩土地中,林业现有资源和可行性用地20万亩,占全场总面积的36.4%,有林地面积131656亩,其中人工林101656亩,天然次生林3万多亩,宜林地2千3百余亩尚待利用。在人工林总面积中,用材林95187亩,农田防护林5393亩,经济林5403亩,特种用途林516亩,薪炭林225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5万4千立方米,造林树种有红松、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水彩曲、柳杨树、自皮柳、黄波萝等,榆树及少量黄槐、龙须柳、丁香、小桃红为本场绿化树种。经济林以黑加仑为主和散植的李子、黄太平、大秋果等构成。
组成次生林的树种有白桦、枫桦、柞树、小山杨、赤杨、椴树、色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