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群众文艺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建场初,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只能是看看电影,有时年节组织农工、犯人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
  1968年知识青年来场后,给僻静的北大荒带来了春色。为了加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当年129,军宣队丛立梅负责组织场文艺宣传队,于杰、魏信忠任文宣队队长,演出了京剧《沙家浜》,自编自演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型剧目,如小话剧《新任队长》,无论是剧作水平或演出水平都是较高的,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1969年6月,场文宣队代表下乡知识青年去牡丹江、齐市汇报演出,有些节目,如苏秀娟的独唱,大型舞蹈《长征组诗》都获得较高的评价。
  1970年3月,场文宣队解散。
  1970年9月,再次成立文宣队,经过一阶段的排练,深入各队演出。到附近部队慰问演出。各农场之间文艺联欢也经常进行。场文宣队去黑河、龙镇、襄河、引龙河、尾山、花园、华山等农场演出,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加深了交往。1971年12月文宣队解散。
  在场文宣队的影响下,各单位也成立了文娱队,尤以学校的文娱队突出。1973年,学校文娱队成立,文娱队长罗进、刘倩倩。校文娱队伍经常为当地群众演出,下生产队,去部队,还到附近的小兴安林场演出。1976年,校文娱队于赵光参加管局教育系统汇演,成绩显著。其中《亚克西》、《洪湖水,浪打浪》、《红小兵学农》、《种南瓜》四个优秀节目获奖。崔欣、沙淼、姜艳、姜爱华四人被评为优秀演员。
  1979年,知识青年返城后,校文娱队解散。
  1985年春节,场内第一次出现了大秧歌,有四个劳改大队组织,犯人走上街头,为群众扭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