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幼儿教育

第五节 幼儿教育



  龙门农场于1968年成立托儿所、幼儿园,两者合一。当时有2名教师:张会冬、孙会茹。孩子大小不一,小的有6个多月的婴儿,大的有6岁的幼儿。开始共有八、九个,后来入托的逐渐地增多。
  教师对幼儿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小的幼儿睡摇篮玩玩具,对大的幼儿教数数,唱儿歌。
  这时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幼儿园没有固定的地点,多次变更地点。幼儿园的教师也不断更替,知识青年返城,走一个换一个,再走一个再换一个,有的从幼儿园还调到其它单位工作的,总之象走马灯一样,一共换有40来个,唯有张会冬从一开始一直干到幼儿园解散,即1985年2月。
  1983年至1984年这两年,幼儿园条件较为具备了。农场为幼儿园解决了房舍,再也不打游击了。周围围上栅栏,屋里镶上地板,增加文体设备,如滑梯、球架、手风琴、脚踏琴、录音机;为了幼儿能吃到热食,还买了烤箱;增添了晃床;每个小孩发给手绢一条、毛巾一条,茶杯一个。这时的幼儿园焕然一新,真是个幼儿乐园了。条件好了,幼儿园的孩子也多了,达到60多个。教师增加到7名。教师把幼儿按年龄编为四个班,教学内容也丰富了,主要内容有:数数、学写阿拉伯数字,学习简单加减法,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分辨颜色,学唱儿歌,学做各种游戏,学习跳舞等。使幼儿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发展他们的语言,提高了他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懂礼貌、守纪律、讲团结,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985年2月,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场幼儿园解散,幼儿教师个人家庭办幼儿班。对办3个幼儿以上的幼儿班教师,农场每月补贴10元,以鼓励其办好家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