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师资培训
第六节 师资培训
农场对教师的文化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比较重视。主要采取假期办班,离职进修,在职函授等三种办法和形式。
假期办班。农场利用寒暑假时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办班,分批轮训,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离职进修。1980年农场送出3人去哈师院进修:语文1人,物理1人,英语1人。1981年农场送出5人去二井子进修校进修;生物1人、地理1人,英语2人,历史1人。1983年农场送出10人去外地进修:黑河教育学院教育管理1人,齐市教师进修学院数学系2人,阿城市师专数学、生物、物理系4人,牡丹江农垦师范3人。1984年农场送出2人去外地进修:牡丹江农垦行政干部学校1人,哈尔滨教育行政于校教育管理系1人。1985年送出6人去外地进修:克山师专4人,其中中文1人,数学1人,英语1人,政史1人。省教育行政干部学院教育管理系1人,哈师大美术系1人。
从1980年至1985年累计有26名教师进修,约占全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职函授。1982年农场第一批在职函授生有4人毕业。1983年有1人参加高师数学函授;1984年有1人参加高师数学函授;9人参加中师函授;1985年有7人参加高师函授,其中化学2人,物理2人,历史2人,政治1人。还有13人参加中师函授。
从1982年至1985年累计有358教师参加函授学习,约占全场教师的五分之二。
农场积极支持教师离职或函授学习。1983年以前,凡离职或函授的教师,学费及其他用费,农场全部负担。1984年以后,由于农场资金紧张,凡离职进修者,农场负责半费,由个人承担半费。凡在职高师函授者,一切费用均由本人自负。这样,离职进修优于在职函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