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医疗医药

第二节 医疗医药



  前期条件差,药品种类不多,医疗器械也只有几把换药的镊子和缝合针、线、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范围只能处置普通常见小病小伤。每遇重病都要转到北安。每转患者困难很大,交通不便,用马车送患者要走三天,有的患者不等到北安就中途死去。
  卫生所的后期和卫生院阶段条件好转,设备增加。增添的设备如50毫米安X光机、心电机、显微镜、电冰箱、手术台、外科手术器械、制剂设备、各种理疗器械等。
  由原来不分科室的卫生所开始分设科室。如内科、外科、中医科、放射线科、住院科。心电室、化验室、药剂室、制剂室、财会室、住院科设病床十几张。
  这一时期除了对普通常见病的治疗,并能做简单的外科手术,如阑尾炎切除、胃肠吻合术、剖腹产等,大部分患者不用外转,只有极少数的疑难病症尚须转院。
  1979年以后的职工医院阶段,条件明显改善,并增加了200毫安的X光机。
  分科较细。分门诊部、住院部、后勤部。门诊部有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电室、X光室、理疗室、化验室、调剂室、制剂室、药库、防疫组。
  住院部有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急救室、病房、医护人员值班室。
  后勤部包括财会室、食堂、锅炉班。
  此外、还配有计划生育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职工医院前期,医疗队伍实力较强,医术水平较高,再加上各种先进设备的辅助,许多常见病已能准确诊治,有的如胃切除、肠吻合、创伤外科已属常规处理。严重的流行性出血热、休克、心肌梗塞、肝昏迷、肾功能衰竭等重病都能及时处理,不用再转院。但到了后期,医务人员大量外流时,医疗水平明显下降,特别是1984年春修配厂职工徐凤林患阑尾炎而职工医院误诊,最后阑尾炎穿孔,转院而死。这一事故影响很大,职工对龙门农场医院有显明的不信任感。虽有设备的现代化,但却是医疗的低水平。另外,由于这一事故的影响,医院的部分大夫也心有余悸,怕担责任,有的病症能够诊治的也不敢大胆诊治,转院了事,因此1984年后到北安治病的场内患者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