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年节
第三节 年节
场内人民除了公历年节,如“五一”、“十一”、“新年”之外,对于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的度过,更富有情趣。
春节:是传统节日之首。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欢天喜地,做好准备工作。年猪、鸡、鸭该杀的早就冻贮起来,只待春节食用。春节前,人们大量购买年货,品种繁多,如烟酒糖茶、水果、点心、还有小孩玩的烟花、爆竹等等。
春节前,家家有包冻饺子的习惯,馍馍也要多做些。以便到春节时不忙乱,腾出更多的时间玩耍。
年三十早,家家户户在门上贴好春联、鸡笼贴上“金鸡满架”,猪圈贴上“肥猪满圈”。还有各色挂钱,据说,贴挂钱的意思是一年结束,钱还有余剩,把钱挂起来;“福”字也倒贴起来,说是福到了。这一切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这一天,中午饭菜十分丰盛,鱼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年年有余。
除夕之夜,鞭炮齐鸣。人们看电视、玩游戏。有的人家还举办家庭游艺会取乐。到了半夜,开始吃饺子,小孩困了睡觉。年龄大的,有守岁的习惯,常常是通宵达旦。
场内春节,拜年盛行,从初一至初五,拜年的人络绎不绝,成帮结伙,互致问好。各家招待殷勤、热情。烟糖茶,还有瓜籽、榛子、盒盘托出,很是讲究。
另外,人们根据初一到初八的天气好坏来预测动物兴衰,有“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之说。
春节最能体现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思想境界。场内人民一扫过去的陈年陋习,供俸灶王、神龛及其它迷信活动的殆荡干净,而代之而来的是时代的新内容。秧歌舞近几年兴起,开阔了人们眼界,丰富了精神生活。但不应否定个别的角落里,参与赌博的人还有。
元宵节(正月十五)家家吃元宵。有的庭院挂红灯。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早饭吃荷包蛋和煮鸡蛋。房檐上插树挂葫芦的不多,有的人有端午踏青、采药材的习惯,但不普遍。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各家都吃月饼。并以月饼为礼品,互赠月饼,以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