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交往习惯

第四节 交往习惯



  邻里之间,如果是同辈,对年长者,称“哥”或“姐”,对长辈多称“叔”或“姨”。同志之间除称同志外,也有如此称呼的。再年长者,称“爷”或“奶”。但都在称谓前冠个姓,如“张哥”、“李姐”、“于姨”、“刘弟”、“王爷爷”、“周奶奶”等等。年龄大的对年龄小的,直称姓或名,如“老王”、“小吴”等,也有以孩子的口吻称呼对方的,但在前边加个“他”字。如“她魏姨”、“他赵叔”等,多用于中年。孩子们受到父母的影响,也是如此,但孩子之间的称呼另具一格,往往在称谓前边加上名,而不加姓,如“雪莲姐”、“小莉妹”等。
  文明语言有:“您”、“请”、“谢谢”、“您慢走”等等。
  互助;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在场内是互帮互助,有难相帮。劳动方面,如上山砍柴,在家劈柴、春种、秋收时,一家人忙不过来,同事、邻里就主动上门出力。你帮我,我也帮你,这种相帮是以自家的人情交际能力为纽带的。联系宽窄不同,形成的互助人员的多家也不同。劳动后总是要好好吃喝一顿,有的是很必要的,但有的得不偿失。如有的人家只种一亩左右园田地,春天种地时请人,锄草时请人,秋收时还请人帮。只这三次帮忙的吃喝费,恐怕这一亩左右的园田地沟的收入也未必抵得销。  
  其次在经济上,钱款互相救助,不要利息。红白喜事主动帮忙,等等。体现出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礼品习俗:结婚时送钱或物,物多是床单、被单、毛毯、暖瓶等;新立家庭的也有送锅、碗、茶具等。
  丧葬时送花圈或黄纸。
  年节探亲访友时,送烟、酒、点心、糖果等。
  妇女生孩子,送鸡蛋、白糖、红糖等滋补营养品,看望病人,送罐头、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