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衣

第五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衣



  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穿戴,打扮也在不断地变化。
  从1955年建场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这十年中,当地服装主要样式,多数是便服,只有一部分干部着中山服。颜色多是黑、灰、兰、布料以棉布为主。如斜纹布,花达尼等。裤子多是锥形裤。穿的鞋子,自家做的较多。夏天脚穿布鞋、胶鞋,冬天穿棉布鞋,靰鞡(是用牛马皮制做的,前边捏的者)穿双大头鞋已经是较高的水平了。当时男子留分头已经普遍流行。年青妇女梳短发或扎两根长辫子。但老年人中男的剃光头的,妇女梳疙瘩髻的也屡见不鲜。男入冬天头戴尖顶皮帽,女人把方形围巾迭成三角式系在头上。从人们的服饰上,表现出来俭朴庄重的特点。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五年内,这期间人们衣着打扮的总趋势是单一化,趋向于军队服装,如:仿军装、军帽等,黄颜色甚为流行。女子已不再留长辫子,有的剪成短辫、短发,部分青年女子也留起男式发。穿花衣服的女子已寥寥无几了。此阶段,男女服饰设计没什么区别,服装单调、俗气。
  1970年后,人造纤维布开始风行,的确良、绵纶、涤卡相继问世,成了畅销的热门货。人们争相购买,是当时人民理想布料、颜色以青、兰、烟色居多,在此期间工作服、劳动布服也甚为流行,矮跟皮鞋也较普遍。
  1978年以后,由于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已经解除。人们开始敢于大胆地追求美,用美的服装打扮外表,因此,在服饰上开始展现出五彩风貌。从布料到款式,逐渐丰富创新。棉布除做被里之外,已无人问津。的确良、涤卡、锦纶、已成滞销品,代之而来的是哔叽,呢子等人造纤维衣料。样式多为套服。男人服装笔挺,女人服装俏丽,中跟皮鞋流行。成年女人烫发替代了短发与辫子,女学生留运动员头,扎两个小抓髻特别多。
  1983年,滑雪衫、登山服、喇叭裤在场内青年中流行。
  1984年以后,服饰进入了更新时代。套服普及,西服热兴起,款式新颖,打扮各异。春秋女人外罩绒衣,下穿体形裤,夏天身穿裙子,脚着凉鞋。冬天穿呢子大衣,穿高跟鞋,带高级皮毛围脖的逐渐地增多。耳环、描眉、涂红、戒指、开始风行。男人以青年为主,西服普遍,中年人大多比较严肃,套服盛行,但也有逐渐向西服靠拢的倾向。在男人中,中跟皮鞋流行,春秋穿风衣的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