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食

第二节 食



  解放初期,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是小米、包米糨子、包米面、高粱米、白面或大米。除非年节能吃点细粮,有的人家年节细粮,有的人家年节细粮都吃不上。平时,如果家中有个病人,做点面片或者做点面条就比较不错了。现在粗粮已成罕见之物,偶尔外地人运来些玉米碴子,用面粉兑换,一斤面粉换一斤碴子,碴子很快被换一空。人们一方面图的吃个新鲜,调调口味。另一方面为的是满足孩子的要求,用碴子膨化食品,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场内豆油供应量每人年均9斤,已不算少,但人们还争相购买议价油、填补不足。
  农场处于高寒山区,春天来的晚,寒冷来得早,吃新鲜蔬菜时间不多。春天,本地的小青菜也要比邻近县份晚半个月才能吃,大量吃蔬菜的时间是在八九月份,但时间也短,天气很快变冷、人们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天,即在入冬时大量贮菜。家家喜欢渍酸菜,人口多的要渍两缸,除此之外还要贮藏一些马铃薯,新鲜大白菜或大头菜,以备冬季食用,农场地麦水位高,贮菜窖不宜挖得过深,过深就渗出水来。窖小贮菜量不多、到来年春天,贮的菜听剩无几,苦春的现象还有。在这时,小贩从外地运来些春菜,虽然价格昂贵,但填补了不足,满足了需要。平时买的人不多,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必须到市场买点菜抄几个,多数人家,鱼、肉、蛋具全,烟酒糕茶,样样必备,冬天上等白酒待客,夏天,清凉啤酒解渴,频频举杯,双声笑语,体现出待客之真诚,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逢星期日休息时,双职工都要改善一下伙食,饮酒作乐,消除工作的疲劳。至于孩子们在吃的方面更好一些。因为自从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以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了保证孩子发育正常,做爸爸、妈妈的很会安排,各种营养品,如奶粉、麦乳糖、各种糕点、糖果之类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