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笃斯自然资源考察简报

笃斯自然资源考察简报


                   王希元
  笃斯又名

柿、越枯,在龙门农场地区是野生小灌木,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对这一资源的破坏,我们对笃斯的分布以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人工栽培,兹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龙门农场地区概况及笃斯生物学特性:
  龙门农场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山区,海拔高度为425公尺,北纬48°57′东经126°55′,年平均温度-0.9℃,年降水量550—600mm,无霜期95—97天,土壤为黑土和森林棕壤,PH值5.7左右,自然植被在洼地和水线是以苔草和菏草为优势的小叶樟塘在岗坡地多为五花草塘,木本植物在低洼地生有旱柳子,以桦赤杨,水冬瓜等,岗坡地次生林以柞、桦、杨为主,伴有榛子苕条等灌木,笃斯多分布在两岗间百草沟的水湿地上,以及岗坡的小水洼地等微域地形,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是,既要求充足的水分,又不在水中生长而是生长在略有积水的塔头上。显然是因为塔头外缘养分好和供水状态好于塔头中部的原因,伴生的植物为苔草、菏草、地榆、金星蕨、小白花地榆、丛桦、旱柳等植物,据观察,断绝地面径流,改变水湿地为长期无水状态,则笃斯受到严重抑制,结果减少甚至不结果而死亡。
  笃斯为地下茎根系。根系深度在10~20cm之间,从根系的芽眼处生长新株,叶园卵型不具托叶,夏季枝梢开花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玻钟状、四裂、粉色,花通常为两性,柱头呈头状。
  笃斯在地区五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中旬平均气温8.2℃大量发芽进入发芽期,7月11日开花盛期,7月15日为结果期。8月上旬浆果大量成熟,成熟期可延续15—20天,10月上旬为落叶期,生育情况如下表1:
  表1             笃斯生育记载表



  在调查中还发现笃斯与蚂蚁有互惠的共生关系,在生有笃斯的塔头了,多数有蚂蚁巢穴调查100个长有笃斯的塔头,有68%有蚂蚁巢穴,凡是与蚂蚁巢穴相邻的笃斯,无论其长势和结果密度均好于无蚂蚁巢穴的植株,株高相差14.3cm,有蚂蚁巢穴的单株结果59个,比无蚂蚁巢穴的单株结果28个多110.7%情况如下表2:
  表2          有无蚂蚁巢穴对笃斯生长的影响



  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认为是由于蚂蚁的生长活动,促进了塔头有机物质的分解以及蚂蚁排泄与分泌物的积累,改善了塔头通透性和肥力的积累,这一认识是否属实还有待于验证。
  在调查中看到长期潴集水层的塔头地,笃斯长势较差或甚至不长,在四周已被耕地包围断绝地面径流的干涸塔头地,笃斯也同样长势较差,而且日趋灭绝,只有在略有积水或花达水地区的塔头地区,笃斯长势旺盛,情况如下表:
  表3         不同水份状况下塔头地笃斯生长情况



  二、笃斯的分类和自然资源概况:
  本地区笃斯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多数为略呈园球型果,成熟时深紫色,表皮被有灰白色果霜,酸度较大,单果重0.35克籽粒极少,单株果重22.8克(暂名圆球型笃斯),籽一进略呈圆柱型,果肉微呈淡黄色,单果重0.35克,酸度也较大(暂名园柱笃斯),第三种是牛奶型果,果皮为浅红紫色,味觉酸度轻,甜度大,果型较大,单果重0.43克,种籽较大,植株比第一、二种笃斯高5—10公分(暂名牛奶笃斯)情况如下表:
  表4            不同类型笃斯生产情况



  笃斯在我省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山区,在我场分布较广,每年成熟季节,在我场收购野生笃斯约可达10万斤鲜果,在我场的分布情况多在两岗之间水线的塔头,甸子地和岗坡中岗中洼地形的塔头地,但也并非所有塔头都长有笃斯,以间有稀疏灌木的塔头地易于生长笃斯,笃斯为群落丛生,每一块笃斯地约有二、三亩至二、三垧地不等,初步考察
  三、保护笃斯的建议:
  1、笃斯为我场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采集量大,果味品质均较好,现在仅用土法制酒,市场滞销。为发展这一自然优势,应对笃斯进行综合利用研究,试制果酒、果汁、饮料、罐头等制品,并进行生化分析,改进生产工艺和商品装潢,以打开销路。
  2、由于开荒、烧荒、人畜践踏等原因,笃斯面积日渐缩小,为此应有计划地对较集中面积的笃斯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
  3、1983年秋又重新选定场部附近一块低湿地和山地塔头甸子间,按其生态要求进行少量人工栽培。鉴于笃斯对生态条件要求苛刻,对发展笃斯人工栽培的研究,应模拟自然生长条件在保护地中管理,改善原有笃斯营养及生长等状况,以促使其繁衍兴旺。
  4、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研究,是一项较长时间的艰巨工作,应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入手,在研究费及自然保护区管理费等方面应予适当解决。
                     (载于1984年《北安农管局科技》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