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金秋八月

三、小说

金秋八月


                    王经朴
  烘炉徒工朱大江推开车间的窗户,借歇气消汗之余,顺手从兜里掏出未婚妻李霞捎来的信。啊!不愧是语文老师,信虽短,但字迹清秀,文笔畅达,感情更甭提了,一串富有寓意的字句,文滔滔的趣味横生:
  “奔腾的大江:
  你赫亮的名字提醒了我。大江者,滔滔不绝也。真所谓逝者如斯也,啊!光阴如水,转眼又是一个八月,结婚日期不能再推了,既定八月赴京旅游结婚,我已休暑假,望你速请假,珍惜八月时光,万勿负约。你的霞”。
  大江合上信,自语道:“打铁还看火候,八月,这可是抢收小麦的黄金季节啊!”他擦着脸上的汗水,从窗口向外眺望,天兰湛湛的,团团白云象绵羊群似的前挤后拥;对面山坡,金灿灿的麦浪象金水一样翻滚奔波……好一个金秋八月,金粒子已流进晒麦场了!这丰收美景,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大江,他不想请假,回身把目光投向弓扁锤旁还没锻造成型的割晒机刀杆,紧锁着眉头,寻思着,锻造这三米多长的刀杆真是个扎手活儿,怎么锻打也出麻花劲儿,看样打铁真的有比铁还过硬的本领。师傅们认为小炉锻不出这样的大件,分头去兄弟农场求援,炉台旁只剩自己,刀杆的垫总算凑合着捋出来了,可调直这样长的部件得需要个帮手啊!现在职工们一个萝卜顶一个坑,怎么办呢?一台割晒机因等这个刀杆,已两天没下地了。突然,大江想到休假的李霞,决定给她去信求援。
  次日,李霞接到大江捎来的回信,信云:浪涛中的小霞:
  来信收悉。你的美名也提醒了我。彩霞秀丽,不只因她姿态婀娜和颜色夺目,还因她用身体给人们铺缀出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故为人们赞赏。时值八月,农场大地流金,我们是要珍惜八月的金光,望你接信速来,有要事相商。             你的江
  小霞看完信,心想大江这被人说是难以驾驶的野马,也驯服了。他能寻思过味来就好,也知道珍惜青春年华了。都二十六的人了,该把结婚当成要紧的事去商量了。她觉得,爱情就是要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情,她决定立刻动身去大江那儿。
  李霞搭车赶到大江工作的车间,见大江正挥舞着手锤校正一根三米多长的扁铁棍,小霞劈头问道:“怎么,你没请假?”
  大江猛抬头,见是小霞,惊喜地说:“你可来了,这正需要你,——婚事嘛,暂且推推,先帮我把这刀杆正过来”。大江熟练地用钩子挑挑炉中的火,焦急地说:“门口,趴窝的割晒机等着刀杆下地,地里小麦等着割晒机去收割,我是团员,能在麦收火线上临阵逃脱吗?”“原来让我来商量这事啊!”大江激动地说:“结婚晚两年也掉不了秤,可小麦迟收一天得减产……”
  朱大江把师傅的工作服和手套翻掇出来,不由分说地递给小霞,说:“换上,为麦收贡献一份力量!”
  “要巧使唤我这傻丫头啊!”小霞嗔怒道:“不守信用”!
  “穿上吧”。大江逗趣地说:“你这爱搞创作的语文老师,体验这新颖的生活,能写出漂亮的好文章……”。
  小霞无奈,只好把肥大的工服套在身上。大江把拧劲的刀扛放进炉火里,指挥小霞说:“你先看火,窜动着烧,我设计个临时工具。”小霞本来满肚子怨言,看大江对工作这股热心劲,怨言消了一大半,真象个新徒弟一样乖乖地站到炉旁看火。大江把钳案上的两个虎钳子张开,中间面对面夹上两条槽钢,严肃地对小霞说:“料烧好了拿出来夹在槽钢里,然后咱俩同时拧紧虎钳子,就能把刀杆夹直,一定要快!”
  李霞偷眼瞥着大江,敦实的个头,肩宽胸厚,饱经炉火熏陶的脸膛象熟透的红高粱一样纯扑可爱。大江见小霞溜号,学着师傅的口气一本正经地说;“看火要专注,不兴东张西望!”“装啥大把?”小霞顶着嘴,窜动炉中铁料,说:“烧好了!”
  两入托着刀杆,放到虎钳子夹着的两条槽钢中间,分别用力拧紧钳口,喝,效果很好,大江把准备好的凉水浇到夹正的那段刀杆上,拿下来又烧第二节……如此往返六次,拧劲刀杆终于校直了。
  大江和小霞把刀片铆在刀杆上,安到割晒台上,正合适。
  这时,负责这台割晒机的驾驶员冯师傅回来了,大江迫不及待地嚷道:“冯师傅,快起动车,试试刀杆的运转吧!”冯师傅兴奋地起动着机车,啊!刀杆运转正常。
  “你真行……”冯师傅感激地握住大江的手。
  快下地抢收麦子吧!”大江狠命地冲冯师傅肩膀拍一巴掌,顽皮地说:“再趴窝,麦收的超额奖可没有你的份了!”
  冯师傅问大江:“这位女师傅?……”
  “是我的同志。”大江腼腆地说:“叫李霞”。
  “谢谢!李霞同志!”冯师傅客气地说:“多亏你……”“我……?”小霞脸羞得象红苹果,指着大江说:“是他叫我来的,多亏他……”
  冯师傅象发现了什么秘密,说:“多亏你俩了!”说完钻进驾驶楼,拉着割晒机抢割小麦去了。
  大江才算透口气,端详起小霞,匀称的体态,乌黑的短发扎出两个小犄角,盘着两个蝴蝶结,汗水把她的脸勾勒出道道儿,小霞被看得不好意思了,羞涩地说:“婚约又一次被你撕毁了!”
  “没撕毁!”大江辩解地说:“只是往后延……这对你也有好处,可以利用暑假写小说嘛。”
  “写个啥?”小霞抱怨着,两手揉搓着工作服的纽扣。
  大江指着对面的山坡,一台台收获机象军舰似的破开层层麦浪。说:“就描写这个吧,题名《金秋八月》!
                   (原载1980年8月7日《农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