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作业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作业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作业
  1986年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不断引进、更新,农机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机管理的加强,到本世纪末,农场的大田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
  一、整地作业
  1995年以前,农场整地采取传统的以耕翻为主的作业方式,即耕翻一耙一耢。当时翻地的标准是:深浅一致,扣垡均匀,到头到边,翻后地表平整。实行耕翻的地块进行两遍轻耙,一遍平地作业后起垄。
  1996年以后,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化,农场的耕作制也发生了变化,为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抗涝抗旱能力,保持土壤结构,开始进行了免耕法,即以深松耙茬为主的整地方法,作业流程为:深松、重耙、轻耙、起垄。在深松上采用全方位深松机和齿形深松机,要求松后深度达35公分以上,到1997年已全部实现免耕法整地,大犁只用于地头圈边。
  1997年涝情比较严重,土壤水分大,播种作业前, 农场采取了用轻耙三墒作业,即用3.4轻耙隔一片摘一片,利用夜间或早晨土壤表面解冻的有利时机进行三墒作业,把土壤切成象小垄一样,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比复台耙和普通轻耙三墒早播种两天左右。
  二、播种作业
  农场的大田作物播种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主要方式有:平播、垄作、垄上卡播,并可以实现播种、施肥作业一次性完成。
  1、小麦播种作业
  1996年以前,农场的小麦播种方式全部采用平播方式,机械为24行条播机。1997年后小麦地实现了秋施肥,施肥深度为8公分,施肥时机为土壤解冻前的7~10天。1998年在第二、五生产队进行了大豆茬原垄卡播小麦的实验,取得较好效果。
  2、大豆播种作业
  大豆播种是采取精点机秋起垄,垄上双行卡播;另一种是用24行条播机改成的大豆播种机,50公分随起随播,深施肥和随播种下一部分口肥,1995年以后,随着农场秋起垄面积的不断增加,现在农场秋起垄面积已达到80%以上,这种方法播种产量比较可观。
  3、油菜播种作业
  1994年以前农场油菜种植采用30公分平播方式,用24行条播机播种,现在已经全面积实现50公分秋起垄,春天用24行条播机改装垄上卡播。其不足之处是播量控制不精确。
  4、其他经济作物播种作业
  近年来,农场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玉米、甜菜,用玉米覆膜机来完成。
  三、田间管理机械作业
  田间管理机械作业有镇压、灭草、喷药、中耕,现在都实现了机械化。
  小麦田间管理作业有播后镇压、喷药、灭草,喷药防治病虫害。镇压采用 V型镇压器,机械作业速度限制在6公里/小时以下。药剂灭药是利用超低溶喷药泵,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大水量机械喷药。
  大豆田间管理作业有:播后苗前药剂处理中耕,药剂灭草,机械除草,微肥喷施等。在药剂、微肥的喷施上采用的是机引喷药泵(邯郸泵和赵光产喷药泵)。机械除草是利用施转锄和夹犁。中耕分四遍,第一遍为杆尺深松,后三遍为扶垄、上土。
  油菜田间管理作业主要是药剂灭草和中耕以及病虫害防治。1998年以后在油菜菌核病防治上采取了立体式喷药机。
  四、收获机作业
  在收获上,农场普遍实现了机械化。每年除特殊原因有一小部分作物进行人工割捆外,其余全部为机械收获。
  小麦收获方式为割晒、拾禾与联合并举。1988年以后用前悬割晒机打道,用2016和前悬割晒机割晒。
  油菜收获方式为割晒、拾禾。1994年以后油菜割晒用西方—200和 2016进行,拾禾用带式拾禾器。
  大豆收获方式,以联合为主,以人工割、拾禾为辅。1989年开始引进挠性割刀,1998年又全部使用218割台进行大豆收获。目前,大豆收获已全部实现了联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