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卫生保健

第五节 卫生保健



                   第五节 卫生保健
  农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制定计划、实施目标管理、加强基层建设、扩大预防保健项目、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加经济投入等,达到了一个新标准,使人人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和农场能担负得起的卫生保健能力。主要达标如下:
  1.把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场队三级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农场加强了基础卫生所、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八五”期间农场主要通过国家扶贫款和农场自筹资金,共投资102.4万元。
  2.卫生事业拨款占农场年度财政支出的9.17%。
  3.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 98%。“八五”期间,农场先后建起了电视差转台及有线电视,十个生产队都装有有线广播,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农场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办联合每年两次对妇女病进行普查。
  4.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农场下设10个行政生产队,有10个卫生所,甲级卫生所占生产队卫生所的 90%。为使卫生所达到标准,“八五”期间在农场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6个卫生所房舍进行了维修,并为卫生所配备了必要的设备(诊床、诊桌、器械柜、药品柜、煮沸消毒锅、冰包、点滴架、病床、青霉素试敏仪),并存药百余种,其余4个卫生所由于房舍面积达不到标准,未能进入甲级行列。直到1997~2000年根据农场经济发展情况,四队和七队分别建起办公楼,卫生所也迁入楼内。1998年 四队进入甲级标准行列;2000年 10月,七队也进入甲级标准行列,从而使龙门农场甲级卫生所达到90%。
  5.安全水普及率为 94%,“八五”期间农场利用国家扶贫款共打了14眼井,1986~2000年打水井和改建水井投资218万元,现全场只有第十生产队近200人没有吃上自来水。
  6.集资医疗覆盖率达100%,农场的医疗体制1986~1996年是公费医疗,其医疗费来源一部分是由农场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提取14%,另一部分是每亩地中提2.5元。自1997年 4月份,根据农场总局及分局的文件精神,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筹集医疗资金,将医疗保险费拨给医院统管,按比例报销,建国前老干部全部报销,职工家属门诊费用自理。
  7.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1986~2000年共投资 43.7万元改建公共厕所。现全场共12个居民点,达到卫生厕所标准的有90%,其中十队、六队还没有达到标准。
  8.截止2000年底,农场食品卫生标准率为100%,年度食品卫生从业人员体检率为100%,体检合格上岗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证发放率100%,建立档案率100%。
  9.到2000年,全场婴儿死亡率控制为零。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农场加强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1997年 7月进入省级爱婴医院的行列,为广大妇女提供产前检查、孕期保健培训、住院分娩科学接生、围产期护理、母婴同室、婴儿早期吸吮、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孕妇参保率达100%,孕产妇护理、住院分娩率为100%,从而控制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
  10.到2000年,全场儿童“四苗”接种率为 100%,场部居住区由农场防疫站设专人负责,生产队由卫生员担负计划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