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作业

第四节 作业


一、田间作业
  建场初期,以大批犯人为主要劳力对象,马仍为生产工具。田间作业部分是人拉犁开荒。人拉播种机、马拉犁起垄、马匹拉中耕、收割机。拖拉机主要用开荒翻地、耙地及少量的播种,冬季脱谷。到60年代中期,机车的增加担负起全部翻地、整地中耕(少数)、收割脱谷作业,到末期和70年代后,田间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机械田间作业初期是按书本要求进行,翻地时小铧、犁刀全部上齐,播种、中耕不走样,导致遇上个别地段拖堆、打误,使农具变形。如开荒地树根子不拔净就翻地。以致后来犁刀朝上,播种不带开沟器,散播不带复土环用柳条耢子复土,广种薄收年年亏损。
  60年代后期以来,在田间作业中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开始逐渐走上了标准作业,翻地要平(翻过地表平),起落整齐,扣筏要严密,深浅一致合乎要求,减少开闭垄。
  在机械割晒上要求做到三度,剖茬高度在15—18公分左右;放铺角度厚度要一致;同时放的趟子要直。
  脱谷作业要四净,即拾净、脱净、搂净、拣净。三调整,即滚筒间隙一日三调整,早小中放晚调回。
  整地作业要做到:耕到地头,整到边;要平视镜,对角耙,斜着耙,细如面,即碎土块不超过三公分;无堑沟无凸凹坑为标准。
  二、非田间作业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非田间作业主要是人畜力,人扬场马拉滚子打场。1965年后才批量引进脱谷机,代替了人,畜力作业局面。场院机械增加了扬场机、卷扬机、输送机、粉碎机。
  1975年以后,自制了种肥混拌机,自制颗粒肥机器,购入了精选机、选种机,烘干机械。80年代初,引进了入囤机、清粮机;自制了装袋机、装车机、液压滩场机等机械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场院机械化,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田间运输机械由1964年的2台,到70年代初的14台,80年代初有73台,到1985年共110余台,主要运输机械有:东方红—28型、芬兰—JS30(波兰产已报废)型,沈阳产东方红—30型,天津产铁牛—55型,进口车捷克—60型。达到队队有3—4台田间运输机械,各别生产队有解放牌—90型,东风牌—140型载重汽车。引进东方红—60推土机和铲运机,为兴建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保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