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述
第十一章 多种经营
第一节 发展概述
50年代,农场初建属劳改农场,因此,农场只搞单一的农业生产。冬闲季节、狩猎、捕鱼、编织亦属自食自用。黄牛饲养也为生产役牛。
60年代,农场虽然兴建一些小型工业,但都是为农场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纯属自给经济性质。饲养黄牛、马匹有所发展,但仍然直接为生产服务。养蜂,养蚕均因无经济效益而放弃。
70年代,农场归属国营农场系统,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多种经营开始被引起重视,并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形势。经济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的饲养和其它工副业生产门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为繁荣农场经济奠定了基础。但在70年代末,由于知识青年大批返城,造成农场劳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多种经营生产遭到一定损失,曾一度出现下降势头。
80年代,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农场多种经营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农场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全场职工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发展了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生产,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为农场脱贫致富广开了门路。1982年农场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使农场多种经营生产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农场多种经营的范围,主要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归工业科管理。经过认真规划后,全场种植甜菜、油菜、黑豆果和饲养奶牛、养貉等项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