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十二章 物资供应
第一节 概况
物资供应站原称大库,建于1959年,负责全场的物资供应及产品销售,附属计财科领导。归龙镇农场时期只设物资供应点,1962年重新划归后,农机配件由修配厂管理,物资归计财科管理,当时科里分管此项工作的只设二人,有草房一栋,做为物资库房及办公室,同时在北安建有办事处,负责物资采购。1966年在龙镇设立了办事处,负责物资中转,到 1969年先后建有2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办公室,一栋270平方米的库房,300平方米的招待所及250平方米的食堂,全站共有15人。1970—1978年物资科和洪应站,科站合一,归机关党支部的领导,财务单独核算,1976年在站内建一栋27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办公室,人员编制为36人。1979年,粮食科、外贸科并入,建立一个党支部,共有70人,设有龙镇办事处,3个组及一个运输组和木工组。1980年为解决北部分场及生产队领物资,零件难问题,在北片(16队)和中片(12队)建立了两个分物资库,供应站增加一个油库加油站,共有73人。1982年粮食科、外贸科分出,物资科与供应站合一,站内增设了缝纫组、苫布组、白铁组。1983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执行管理费用包干,1984年撤消了两个分物资库,同时在七台河市自建一处小煤矿,年生产原煤15,000吨,产值97.5万元。1985年共有职工5,136人,进一步落实了承包责汪制,即包进、销差价提2.5%为费用,业务组按基本工资的80%予借生活费,管理人员月扣7.40元为浮动工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在搞活经济的基础上,物资供应站与哈市联营建立了“冒隆”贸易公司,与北安城郊公社联营成立了“城郊”饭店和农机商店,场内建立了一个饭店和小卖店,解决部份分离人员的工作。供应站由原来的三个组变为五个组,即:农机组,汽配组,物资组,油料组,二类机电组。拥有汽车3台,其中,油槽车2台,货车1台,建400平方米砖瓦库房1栋,翻修400平方米砖瓦结构库房1栋。
现有人员118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业务28人,辅助和其它人员87人。到目前为止,物资供应站下没五个业务组,一个七台河煤矿,一个龙镇办事处,联营二处,即:哈市“昌隆”贸易公司,北安“城郊”饭店及农机商店,有砖瓦结构库房2,500平方米,一栋270平方米办公室,油库、汽车库、锅炉房一栋309平方米,木结构凉棚1,700平方米,铁围墙3,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