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石介如
忆石介如
石介如于1918年11月出生在河北省(原热河省)承德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父在旧社会饱经霜风,在家庭的省吃俭用下,他从8岁起便开始读书,20岁时毕业于承德市财经学校后,通过朋友阎子昭(又名阎西平,地下党员,现住北京宝沙胡同)介绍,在承德市图书馆任会计等工作。
1948年6月于北京,先后经党的教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军南下,只身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行列中。1950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石介如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随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石介如于炮兵三十六团后勤部工作,先后任军需会计、军需主任等职。他出生入死,对前线作战物资及弹药供应及时,曾两次荣立三等战功并受奖励,他关心,团结同志,廉洁奉公,深受领导和同志好评。1955年朝鲜停战和平谈判后,石介如随同援朝部队回到了祖国。在毛主席“支援边疆”、开发“北大荒”的伟大号召下,石介如随十万转业官兵转业来到“北大荒”——任引龙河农场计财科付科长。他在“地窨子”、小草房中整理帐目,住在“小马架子”里。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以农场利益为重,秉公办事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生活俭朴,大公无私,平易近人,十几年如一日,和他工作的人都称他是好科长:他对人关心倍致,尤其是对新参加工作的人,更是关心爱护,工作上手把手的教,生活上从吃穿住乃致家庭样样照顾,是一位慈祥的父辈,把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当作己任,并经常教育子女,好好学习,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1964年——1966年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及场先进工作者。他对党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列席党组织的有关会议,但终因所谓的“历史问题”未能如愿,留下了终生遗憾。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石介如先后被停止工作,劳动反省,拘留批斗。在此期间.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始终跟党一心一意,相信党的政策,并教育子女和党同心同德。但终没能逃脱这场“灾难”,被毒打折磨迫害而含冤去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为石介如平了反、昭了雪,推倒了压在他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高度地平价了石介如的一生。
石介如的一生,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和毫言壮语,但从他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共产党,交给了人民,对党的事业作到了忠心耿耿,勤勤恳恳。
场史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