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耕作 轮作
第五节 耕作 轮作
第五节 耕作 轮作
一、耕 作
1986年至1996年,农场土壤耕作主要采用大犁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由于机械力量弱,加上秋雨大,收获作业常常拖到下雪,所以秋整地面积较小,有一部分需春播前才能整地,导致播期推迟,收获拖后,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1997年至2005年,农场耕作改制,大面积推行深松耙茬作业、浅翻深松技术,油菜茬、大豆茬采取耙茬,小麦茬浅翻深松。浅翻深松可以消灭深根系杂草、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理化性,加速土壤熟化,增强了土壤抗旱、抗涝能力。
二、轮 作
农场地处高寒山区,农作物实行一年一熟制,主要以小麦、大豆和芸豆等经杂作物为主。
农场主要轮作方式为麦——豆——杂。
连作时作物易发生病害,通过试验和实际种植,加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场小麦、大豆连作面积逐渐减少,产量也逐年上升。
农场作物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穴播、垄上精量点播、原垄卡播。
条播用于小麦、大豆、油菜。
穴播用于芸豆、白瓜籽人工穴播。
垄上精量点播,采用精量点播机,精点的农作物有大豆、甜菜、玉米、油菜等。
原垄卡播自1998年开始实验推广,用于小麦垄上四行和六行播种以及大豆、芸豆茬卡播芸豆、大豆、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