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机队伍
第二节 农机队伍
第二节 农机队伍
一、组织机构
1986年以前,农场机务科负责全场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和技术指导。随着农场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986年农场组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与机务科合署办公。
1995年,农场农机具向职工转让,职工个人购买小型农机具数量逐年增加。为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职能,1997年机务科组建了农机化指导站、农机市场管理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农场基层生产队设立机务队,由机务队长、机务技术员、机务统计、油料零件保管员组成。
2004年初,农场进行了撤队建区体制改革,农场农机管理机构为:农场设立主管农机副场长,农场机关设立农机科、农机监理所、农机化指导站、农机市场管理站、农机技术推广站,管理区设立农机助理,居民组设立兼职农机助理。
二、人员构成
(一)农机干部队伍
农场农机干部队伍来源于学校分配、选送培养、基层选拔。1990年以前农场的机务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以高中文化为主。
1990年以来国家大中专院校分配到农场的机务专业学生有19人,八一农大本科生 1人,中专生18人。农场选送到八一农大及东北农学院培养6人,选拔到赵光职工中专学习 35人。使农场机务干部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形成了一支普遍具有中专文化,大专、本科生具有较大比例的农机干部队伍。
随着农机干部队伍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机科技人员队伍得到了加强,2005年,农场有高级工程师2人,农机工程师9人,农机助理工程师16人,农机技术员34人。共有农机干部75人。
(二)机务工人队伍
1990年,农场机务工人主要来源于农场职业高中农机专业学生。此时由于农场机械数量的增加,按照农场关于农机车4、2、1配员的要求,农场机务工人达300人。
1995年以后由于农场农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具转售到户,农场机务工人出现了机具购卖者及其亲属上岗,同时雇佣具有较高水平的机务工人进行传带的情况。
1998年,为了减少费用对机车配员进行了变动,改为3、2、1配员。机务工人变为168人,其中驾驶员63人,修理工人66人,其他机务工人39人。
三、队伍培训
农机队伍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在提高农机队伍素质上,农场积极引进具有较高学历的国家统分学生,抓好农机队伍的培训工作。在机务队伍培训上,主要是定期培训及专业培训。
1990年以前,农场主要是采用专业培训的方式对农机队伍进行培训,针对新引进的机型的使用与保养进行培训。
1991年以后,农场每年都利用冬闲时间集中进行车长培训,各基层单位都组织驾驶员的冬训工作。
各作业季节作业前农场组织上岗培训工作,抓好机械检修前的培训和播种前的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