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干部教育

第三节 干部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组建公司以后,经济责任制越来越具体。对这一时期党员干部的教育着重是理论上的,目的是让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提高对改革开放的认识。1986年在农场第七次党代会上,党委提出今后的学习教育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学习商品经济理论,学习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对党员干部进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每年组织两次培训班,全场场队两级干部参加学习,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商品经济理论。1986年以后,党委加强了对基层支部学习教育的领导,由组织部、宣传部、纪委等单位每季度向基层单位下发学习提纲,有系统地安排学习教育。在改革初期,党员干部的思想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有的干部因循守旧,对改革持观望态度;有的考虑个人利益多,承包以后小农意识增加了,摆不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根据这些动态,加强了“四有”教育,教育干部正确认识改革,在改革中再立新功。配合农场改革还对党员干部进行“三党”(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针对个别干部以权谋私、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现象,开展了党风、党纪教育,调整好干部的心态,加快改革进程。
  1989年“六四”北京政治风波以后,农场根据中央精神在全场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1991年9 月在全场开展“社教”工作。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人们开始对共产主义产生动摇的情况下进行的。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教的重要内容。“社教”工作分为三项内容,一是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江泽民在庆祝国庆42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二是党员进行自查、自纠,再由群众进行评议;三是整改、整章建制。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覆盖面广、学习深入、教育深刻,使广大干部深入地学习了党的基本路线,认识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自身缺点,完成当代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继“社教”工作以后,又开展了企业精神、北大荒精神教育活动。1990~1991年,农场先后制定了企业精神、文明公约,谱写了场歌,在垦区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同时,农场结合北大荒精神和企业精神,教育干部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农场还在各条战线上树立了先进典型30多个,利用广播、电视、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宣传,让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迹在干部、群众中发扬光大。
  1993年以后,根据上级要求,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两级党组织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做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了党风廉政教育系统学习活动。学习中纪委文件,党纪政纪处分条例,学习案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典型事迹。农场按照上级法制学习安排,下发了法律教材读本,组织电视讲座,小组讨论和考核。1996年农场副场长时成孝因病逝世后,将时成孝生前“爱场如家,敬业如命”的典型事迹形成材料,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向时成孝学习活动。同年7 月北安农管局党委做出向优秀共产党员时成孝学习的决定。10月农场总局党委做出向好干部时成孝学习的决定,并开展了“时成孝式的好干部”评选活动。
  1998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习十五大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党委中心理论组组织了专题学习,基层干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农闲季节农场专门组织了干部培训班,结合实际探索改革的新路子。1999年在全场干部、党员中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和对照检查,增强了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了改革的信心。2000年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以后,党委立即要求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三个代表”为动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