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场机构

第二章 行政机构

第一节 农场机构


1986年格球山农场从刚成立的劳改支队又变回为国营农场时,机关科室、基层单位均按国营农场建制设置。具体设置情况是:
  党群部门: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武装部、工会、团委。
  行政科室:计财科、劳资科、生产科、科技科、农机科、政研室、技术室、教育科、卫生科、工交科、商业科、畜牧科、林业科、办公室、老干部科。
  政法部门:公安分局、法庭、司法科。
  事业单位:中学、小学、医院。
  农场下属的基层单位:农业单位:第一管区、第三管区、第五管区、第七管区、第十管区、第十一管区、第十二管区、第十四管区、第十五管区、工副业管区、良种站(农技公司);工商运建服单位:农机公司、基建公司、林业公司、服务公司、物资公司、运输公司、电讯公司、畜牧公司、筑路队、砖瓦厂、收购站、商店。
  1987年撤销管区、公司,原管区改为生产队,原来的公司改为厂、队、站。商业科改为工商物价所,隶属北安农垦工商管理局。
  1988年,成立审计科,科长由王德敏兼任,农场可以对基层单位的财务进行内部独立审计。
  1989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成立行政监察科,副科长刘喜贵。同年5 月,土地科、建设科从技术室分出单独设立科室,技术室改为基建科;土地科隶属管局土地处,负责人廖锦光;交通科单独设科室,副科长李汝鹏,隶属北安管局交通科。
  1990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农场设立了检察室,业务隶属管局检察院。检察室副主任张永吉。同年1 月成立体改办,与政研室合署办公;成立民政局,局长王景河。
  1991年,成立水利科、技术监督科(与工业科合署),双体办改称自营经济办。
  1992年,成立环保科、房产科。环保科设在工业科,房产科设在建设科。
  到2000年,机关党群部门的科室增加到12个,行政部门的科室增加到28个,科室下属的站、办、所、室增加了19个。具体设置情况是:
  党群部门: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广播电视局、人事科、工会、团委、纪委办、武装部、精神文明办、老干部科、文化市场管理办。
  行政部门:办公室、计财科、劳资科、审计科、政研室、体改办、工业科、科技科、农业科、技术监督科、种子管理科、监察科、建设科、房产科、水利科、安全办、自营办、畜牧科、卫生科、计生办、防疫站、教育科、林业科、民政局、信访办、职改办、环保科、农机科。
  行政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为一个办公室,下设档案室、打字室。计财科下设:政府采购办、国有资产管理办、经济计划办、统计局。劳资科下设:职业介绍所、再就业服务中心。农业科下设:绿色食品办、农业风险办、植保植检站、生态农业办、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业科合署4科2 办:外经外事办、科技科、技术监督科、环保科、安全办。农机科下设:农机市场管理站、农机化指导站、农机安全监理所。水利科下设:水土保持监督站、水利工程管理站。
  常设机构:中共格球山农场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武装委员会、政法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政法部门:北安农垦公安局格球山分局、北安农垦法院格球山人民法庭、北安农垦检察院格球山检察室、格球山农场司法科。
  北安农垦分局驻格球山农场的行政管理单位:格球山社保分局、格球山工商管理所、格球山交通科、格球山土地科。
  工商运建服单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的新设,有的撤消,有的改变所有制性质。
  良种站1993年改为种子公司。修造厂于1997年1 月变为股份制。基建公司于1999年变为股份制。
  运输公司1996年变为货运站,汽车全部私有,2000年变为私营企业。砖瓦厂1995年租赁经营,19 98 年转卖给私人。乳品厂1988年成立,1993年扩充为牧工商总公司,1997年12月成立乳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制粉厂1994年从粮贸公司脱勾独立,1996年末改为股份制,2000年转卖给个人。商店1996年转卖给个人,同年5 月撤销。水利队1991年成立,1993年12月租赁给个人经营。劳动服务公司1994年成立。粮贸科1988年由直属队等单位合并成立,1989年成为专门经营粮食产品和烘干粮食的部门。教育后勤于1991年成立,成为专门为中小学服务的部门。职工医院于1999年11月改为股份制合作医院。
  2000年,农场的基层单位有:
  农业单位:一队、三队、五队、七队、十队、十一队、十二队、十四队、十五队、工副业队、种子公司,共11个单位。
  场直工商运建服单位:物资公司、粮贸公司、电业所、林业站、筑路队、服务公司,共6个单位。
  事业单位:中学、小学、教育后勤,共3 个单位。
  股份制单位:乳品实业有限公司、建筑水利工程公司、股份合作医院、渔业公司、农机修造站,共5 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