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格球山农场六届四次职代会场长工作报告

格球山农场六届四次职代会场长工作报告


                     安立枫
  (1999年1月16日)同志们:
  农场六届四次职代会是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局、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指引下召开的。大会总结改革5 年来的经验教训,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明确新任务,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的目标而奋斗。
  一、五年(1994~1998)改革与发展的回顾
  自1994年我场农业全面推行“两自理、四到户”改革以来,五年中全场实现了粮豆、国民生产总值、企业利润、家庭农场利润、职均收入、人均收入六超历史最好水平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十一个历史性突破”。农场财务经济综合指标排总局特好企业第一名,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步入省级标兵行列。前5 年(1989~1993)与后5 年(1994~1998)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9 %,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5%,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6%。1998年在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180万元。5 年来农业、工业、畜牧业、自营经济四大支柱产业分别以年均7 %、9 %、23%、26%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主要成果体现在:(一)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改革5 年来家庭农场共从土地上获得经济效益1.13 亿元,职均收入3.2 万元。其中1998年家庭农场总收入8052万元,粮豆总产3.66万吨。5 年来农机更新总投入3100万元,购置农机具671 台(件)。全场机械化程度达到98%。5 年中投资265 万元改造低产田7 万亩,推广农业新技术8 项,农机新技术11项。全场11个生产队完成了第一轮土地承包经营,并成功地推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固定10年不变的政策。1998年10月20日全场21.4万亩土地全部承包到户,961 个家庭农场与农场签订了第二轮承包合同。工业企业全部改制到位,本着宜股则股、宜卖则卖的原则,大的抓住抓好,小的放开放活,使企业真正面向市场。农场注重转换机制,更新观念,摒弃旧的经营思想,改进经营方式。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基层单位经营者全部实行了年薪制。基层干部交叉任职,机关干部继续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合理。1998年种植业、畜牧业、工业、自营经济等四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分别占38%、16%、19%、27%。今年农业受灾产值下滑,但畜牧业和自营经济发展加快,保持农场经济大局的稳定。农业贯彻了“压麦、稳豆、增经杂”的方针,坚持农业、农机作业标准化,小麦、大豆亩产分别为443 斤、279 斤,油菜亩产达222 斤,甜菜亩产1.25吨。工业以抢占市场为目标,强化管理、强化市场营销,全年实现产值3620万元,利润124 万元。乳品厂转制第一年就创产值1600万元,利税150 万元,生产奶粉780 吨。非国有小型加工业实现产值160 万元,利润40万元。畜牧业加快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以质为主方向转化,奶牛存栏达到2755头,产鲜奶5000吨,畜牧业产值实现3000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速,个自营经济开41发项目全部落实到位,在形成规模的白瓜籽、养猪、棚菜、养鹅、花卉、养鸡、养鱼、养牛8 个基地的基础上开辟了养狗、蓝狐、鲇鱼、养兔等10余个项目。自营经济实现产值5240万元。(三)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党建工作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选拔年轻干部12名。全面实行党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敬业杯、公仆杯评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农场经济发展、职工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农场投资506 万元,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1996~1998年共建3 栋住宅楼和3 条水泥路面,使生活环境得以改善。
  二、1999年的奋斗目标及工作任务
  (一)继续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稳定以家庭承包经济为基础,固定10年不变。加大两自理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发展以机带地规范化家庭农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减轻职工负担,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工商运建服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后,要巩固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实施增量投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教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一支业绩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卫生系统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2000年向事转企方向转制奠定基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引进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制约机制。组织部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劳资科设立职业介绍所,实行录用的双向选择。
  (二)实施“两管、两化、一增加”,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农业。加强农业成本管理,实施成本逆控。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作业水平,良化作物品种,做到农机管理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广应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努力拓宽市场和营造品牌优势,保持产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
  (四)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质量效益型发展。突出规模经营,发展家庭牧场,优化牛群结构,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发展道路。
  (五)自营经济继续采取超常规措施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施一个工程两个主导产业,推进3 条产业链,建设4 个经济示范点,实现8 大经济指标工程。
  同志们,1999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让我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艰苦奋斗,把一个充满生机、更加繁荣、富裕、文明的农场带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