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当之无愧的典范

当之无愧的典范


          ———关于推广格球山农场高效发展的经验
                   李佐同
  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在垦区103 个农牧场的财务经济指标排队中名列“特好企业”第一名。在面临同样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赢得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农场政治局面安定,社会环境优美,职工生活富裕,连续12年盈利。可以说,他们当之无愧是垦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鲜活的“三个代表”的典范。就北安农垦分局来讲,弘扬和树立格球山农场这样的典型意义显得十分重大。
  首先,推广格球山农场的经验是扭转北安分局经济形势的需要。北安分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是严峻的。连续多年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严重不适应,使全局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资金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面对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干部职工的市场观念比较淡薄,竞争意识不强。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北安分局经济发展的“瓶颈”。同在一个地区,面临同样条件,格球山农场却能够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成为率先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排头兵”,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领头雁”。他们的经验证明,只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放开发意识,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前进中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阻力是能够冲破的。
  其次,推广格球山农场的经验是加快北安分局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是一切工作的主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迫近和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使我们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经验证明,创业的道路崎岖漫长,关键的机遇稍纵即逝。当前,北安分局要以发展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把种植业结构调优,畜牧业调强,二、三产业调大,非国有经济调高。格球山农场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榜样,他们在谋划发展战略上有超前性,在执行国家政策和上级精神上有创造性,站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率先提出“走农牧结合道路,建半壁江山格局”,创造性地组建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经营的格局,使农场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再次,推广格球山农场经验是重振北安垦区精神、塑造北安垦区形象的需要。北安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八五”以来在困境崛起的经历,使北安分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英勇顽强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甘人后的性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战胜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北安垦区曾经拥有过的辉煌。然而,近年来却有一部分人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滑坡、甘于平淡不思进取,与形势的发展、时代的需求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格球山农场却能发扬“团结是基础、务实是关键、开拓是动力、奉献是核心”的企业精神,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格球山人特有的优良作风,使农场在垦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讲,格球山农场就是北安垦区精神的缩影,代表了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如今,时代强烈呼唤这种精神,北安垦区重振雄风需要这种精神,从而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焕发起一种新的精神力量。
  推广格球山农场经验,要围绕一个主题,做好五项工作。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在发展思路、发展速度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力争在产权制度改革,搞好资本经营上有所突破;在结构调整,构造优势上有所突破;在强化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有所突破。
  遵循这一原则,应做好五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是推进改革工作的落实。重点推进农业“两自、三不、四到户”改革。在稳定土地承租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种植大户;培养和发展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大户。要学习好格球山农场坚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坚定性和严肃性,不“翻烧饼”,不瞎折腾。
  二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举全局之力,建半壁江山格局。要学习格球山农场“农牧结合”的经验,抢抓机遇、合理布局、规模饲养、科学管理、专业生产,实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目标。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重点,除常规措施外,要瞄准市场,加大中草药开发力度,适时组建“北大荒中草药开发公司”,推动药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种植业产出效益。
  三是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格球山农场企业资产负债率从1993年的67%下降到现在的34%。企业所有者权益7148万元,银行存款近2000万元,这样惊人的成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没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改管结合、配套运行,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农场不会有今天的成果。管理是企业永恒的动力,管理焕发出来的效益既是无形的,又是巨大的。因此,格球山农场“改管结合”的经验、“两级管理、一级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两管、两化、一增加”的管理方式,是值得全局借鉴的。
  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作用。衡量一个班子的能力,核心标准就看经济能否发展上去。格球山农场领导班子是想大事、干大事、创大业的硬班子;是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强班子。场长安立枫和党委书记赵洪振搭班子8 年多,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一致向前看,对事业、对人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人都是下乡知青,从黑发干到鬓发斑白,不图索取,不求名利,为黑土地奉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把格球山农场建成了一个富裕、文明、有文化品位、有精神内涵的知名企业。学习格球山农场的经验,就要建立这样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创大业、打硬仗、敢拼搏的党员、干部、职工队伍。
  五是身体力行,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格球山农场坚持几届班子、一张蓝图、锲而不舍、真抓实干,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学习他们,就要结合实际,与弘扬“以德治场”结合起来,与“找差距、强素质、树立北大荒人新形象”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左静同志事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一个党员一处窗口、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件实事一片真情”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诠释“三个代表”的内涵。
  面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认识到,北安分局与应该实现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构造新优势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强化企业管理,在管理中实现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还需要艰苦的努力;建立一支能担当跨世纪重任、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各级领导班子要发扬北安垦区不甘人后、勤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自我加压,知难而上,努力开创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作者李佐同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北安分局局长)
                  (本文摘自2001年第3期《农场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