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
大事记
大事记
1947年
3月 黑龙江军区供给部长张觉派警卫部队到通北县李家车站附近开荒种菜,又派干部战士到距通北车站(现赵光车站)45公里处的柳毛青(又名柳毛沟,现红星农场二分场)开荒种药材,以减轻人民负担,供给军需,支援解放战争。1948年3月,警卫部队调赴战勤,省农林部接管耕地后,创建了省营赵光机械农场。1958年,这个农场成为赵光地区农场办事处所辖的一个独立农场;1959年缩小编制变为分场;1963年并入赵光农垦局通北农场后,分场体制解体,分成几个生产队。1977年以来一直是赵光农场一分场所辖的生产队。
4月 原福安农场(现赵光农场四分场)前身——福安劳改大队(现赵光农场十队)建立,当时有耕地240公顷;新建劳改大队(现赵光农场二十一队)1948年建立,当时有耕地280公顷。1955年9月4日,两个劳改大队合并,在“独一处”(现赵光农场四分场场部)成立福安农场。1979年正式同赵光农场合并,变成赵光农场四分场。
8月 李富春在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工作会议上,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生产道路,在北满创办一个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同时,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的指示,农林处长魏震五选派牡丹江省建设科长周光亚开始筹建第一个机械农场——通北机械农场(现赵光农场)。
11月2日 周光亚率领警卫人员从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哈尔滨市出发到通北县踏查,选定通北车站附近的日本开拓团青年训练学校遗址作场部,接着筹建农场的工作全面展开。
12月6日 在踏荒第一个落脚点——通北车站原日伪铁路警备队破旧砖房里,周光亚主持召开建场会议,传达了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农场场名定为通北机械农场,任命周光亚为场长。从此,农场把这天作为建场纪念日。
12月 周光亚带领建场先驱修建场部,开拓团训练学校遗留下的17栋残坦断壁的旧草房,先后修复使用10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