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场部
第三章 小城镇
第一节 场部
赵光农场场部坐落在北安市赵光镇,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设有5个居民委员会,1 444户,5 868口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8人。场区内有北安农管局直属的工、商、教育、粮食、运输等8个单位,人口5935人。早在50年代末期,这里就发展成为“北大荒”上的一座农业新城,成为赵光地区农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场部除设有党政机关外,还有文教、卫生、商业、饮食服务等部门,农副产品加工业多集中在这里。进入80年代,集体和个体工商户有较大发展,市场活跃,经济繁荣。
场部位于全场的中心,有滨北铁路纵贯南北,北通公路从这里穿过。北经北安到龙镇直至黑河;西经北安直到齐齐哈尔;南经绥化直达哈尔滨;往东经绥化直达佳木斯。与邻界的红星和建设农场、通北林业局、克东县都有公路相通。
场区内街道纵横,平坦通畅,坚持规划,年年维修,路面铺沙,路旁挖顺水沟,交叉路口下涵洞,房前屋后植树绿化,专业清洁队天天清扫,卫生面貌正在改观。
1984年,北安市土地规划部门和赵光镇与农场共同对赵光镇进行全面勘测规划,划定了镇管土地和农场土地管理的区域界线,并对街道进行了命名。
场部的街道规划:工业区在南三街,区内有汽车队、修造厂、工副业队(包括白酒、啤酒、糕点、被服、酱菜等工厂)、乳品厂(新建厂房)及北安农管局赵光机械厂;政治文化区在南二街,区内有场部首脑机关、职工俱乐部、图书馆、电影放映队、老干部和老工人活动室、体育场(包括灯光球场和旱冰场)、青少年公园、小学、初中、托儿所;工商业区在友谊路和中央大街,区内有农场商店、基建工程部门和制材厂、电视差转台、招待所、赵光综合商店、场照像馆、建疆红商店、集体和个体饭馆、食杂店、刻字修表和理发部多处及北安农管局商业批发站;教育卫生区在招待所、赵光综合商店、场照像馆、建疆红商店、集体和个体饭馆、食杂店、刻字修表和理发部多处及北安农管局商业批发站;教育卫生区在中央大街,从火车站出口向东,笔直宽阔,一直通向职工医院、北安农管局党校、农场高中、职业高中;铁西区在滨北铁道西侧,主要部门和单位有农场物资供应站、北安农管局粮油加工厂、赵光糖厂、农场水利队。在通向赵光糖厂的振兴街两旁有10多家个体经营的饭店,每逢忙季,粮车、甜菜车首尾相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场区内,有中心派出所管辖5个居民区:一委在南一街,二委和三委在南二街,四委在南三街,五委在北岗中央大街南北两侧。北岗,伪满时曾是日本开拓团的农事试验场所在地。1960年末,辟为居民区,当时的农场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居民住宅都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