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特征
第五章 气候
第一节 特征
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寒温带大陆性的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夏差异大。冬季漫长、干冷,夏季多雨、湿热,春秋两个过渡季节天气过程频繁,气候变化剧烈。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适于麦豆等多种农作物栽培和草、木本植物生长,有利农、林、牧业的发展。
根据气候特征划分的四季是:春秋两季短促,春季包括4、5月份,秋季包括 9、10月份;夏季较长,包括6、7、8月份;冬季最长,包括11、12、1、2、3月共5个月份。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随着日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增强,暖空气活跃北上,气温迅速升高。由于冬季风的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多发生寒潮、霜冻和大风天气。此时暖空气多来自比较干燥的内陆地区,不仅空气温度低、降水少、蒸发量大(多达400多毫米,占全年31%),而且往往风大成灾,春旱时有发生。
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夏季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强,夜短昼长,日照充足。夏季风7月到达,南方暖湿空气北上,带来丰沛的热量和雨水。降水量和10℃以上的活动积温分别占全年的65%和78%,是水热最集中最丰盛的季节,也是最易出现雨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时期。
秋季,降温快、秋霜早、雨水减少,具有“秋高气爽”的特点。入秋以后,夏季风迅速后退,10月逐渐消失。北方冷空气不断增强南下,南方暖湿气流减弱。这期间冷暖交替,寒潮频发,雨量较夏季明显减少,气温下降,易出现秋霜害。秋雨多时往往发生秋涝现象,不利大田作物生长和管理,造成“埋汰秋”。个别年份,晚秋大雪捂地,影响庄稼收获和整地。
冬季,寒冷、干燥、飘雪。太阳辐射强度最弱,夜长昼短,光照时间显著缩短。冬季风10月逐渐增强,西伯利亚移来的干冷气团长期盘踞,天气寒冷而干燥,冰雪期长达5个多月。“银装素裹”是这里冬季风光形象的描述。农场所处区域是世界同纬度最冷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