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涝灾春涝特别是初春涝,经常发生,影响播种,推迟播期(1973、1983年推迟播期半月之多),造成土地板结,不利作物生育。发生频率为22%,平均5年至少有1次春涝。
进入夏秋雨季之后,常发生涝灾。1961年7月降雨300多毫米,到8月份降雨占全年70%。雨多光照不足,病害大量发生,小麦大部分过旱死亡,造成严重减产。发生频率高:夏涝为26%,平均5年只少发生1次;秋涝为37%,平均5年有2次。夏涝严重影响麦收,秋涝影响大田后期管理和收获,不仅丰产不能丰收,而且往往造成“一年受涝,二年成灾”,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不利秋翻和整地,影响第二年生产。
春、夏、秋旱涝频率表
表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