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大风主要分布在春季,造成的风灾主要是“风刨地”。4、5月的大风季节,植株尚不能遮盖地面,地表裸露、干燥,一遇大风天气,不仅吹走疏松的表土,甚至大风扒地,吹走种子,幼苗露出根系,使幼苗枯黄叶片凋萎甚至毁种。
  受风害严重的二分场十五队,1959年小麦补种3次,受害面积3 400亩;个别年份个别地块表土被风吹走三四厘米。1961~1970年间,全场曾出现七八级大风211次,5~8级大风458次,有过9次砂暴,危害严重。1968年5月18日的 8级大风,使十八队路南耕地表土刮走5厘米,路边1米多深沟被填平。经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和改进耕作,1980年4月19日麦播后,刮4小时8级大风, 5月18日小麦苗期又刮3小时八九级大风,有的烟囱被吹倒,赵光火车站货物处房盖被大风掀掉,而十五队的麦苗受害不大。
  夏、秋、冬季的大风发生频率低,危害较小。只是夏季,常有暴风雨天气,刮倒作物造成减产,影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