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农场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始自1957年,场子弟学校少先队员近百人,张静华老师任兼职辅导员。1958年,农场办事处直属学校的少先队员达百人以上,各农场学校也开始成立少先队组织。1959年,全场学校普遍建起了少先队组织,各学校的团组织担负起党组织委托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领导工作,加强了工作计划性,少先队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日程。平时重点抓好队日活动,组织有意义的参观、访问,校内经常出刊墙报板报,也进行图画展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爱国、爱场、爱校教育,从小播下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每当六一儿童节来临的时候,各学校都举行庆祝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报告会。陶冶儿童情操,武装儿童头脑。
1963年以来,农场学校少先队组织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经常组织少年儿童学习雷锋日记、雷锋事迹,开展文明礼貌、讲卫生、做好事活动。到文化宫、办公室、招待所、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擦玻璃、扫地面,挖沟修路、清扫街道,为孤寡老人扫院子、抬水、洗衣服,校内自动值日打扫卫生,以及扶老携幼、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屡见不鲜。常常是做好事不留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也兴起红卫兵运动。“红小兵”代替少先队,参加运动扫“四旧”。小学生也效仿反潮流精神,“革命造反”、“闹而优则仕”。
1978年恢复少先队组织后,生产队学校建起了中队,场和分场学校建起了大队。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创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辅导员活动,重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多数学校的少先队都聘请校外辅导员。场直小学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鞠杰常到学校给队员们讲课,帮助组织业余活动,对劣纪少年儿童协助学校进行帮教工作。1982年,在学雷锋树新风中,开展争戴小红花做“四有”新人教育,组织最佳队日竞赛评比和参加场内一些重大会议献词,并且恢复了一年一次春季野游活动。春暖花开,“六·一”节前后,正是春游的好时节,选择山青水秀的地方,组织赛诗、歌舞、挖宝、捉迷藏、小行军,还要进行别有风味的露天野餐。孩子们把从家里带来的煮鸡蛋、糕点、饮料等食品拿出来,或自食自饮,或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同饱口福。欢乐之余,又可谈天说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1980~1984年少先队组织情况表
表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