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婚姻
第四节 婚姻
建场之初,来农场开发建设的队伍中有一批老兵,转业到北大荒都没有成家,场领导把他们的婚事放在心上。老红军廉亨泰、总务科长张超等就是在领导的关怀下,建起了美满的家庭。起初,学员队伍中,女学员少,领导招工时就多招些女青年。张凯和刘丽华、周振和张碧霞、李大本和于翠英等一些青年人都是在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爱情,自由恋爱结成对子的。60年代末,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四大城市知识青年大批进场,在农场生活十多年。当他们返城离开农场时,有80%以上青年已经成家立业,当了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多数人成了农场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工作的骨干。这些年轻人的择婚配偶不拘一格,只要品貌相当,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就恋爱成婚。一般不讲究门当户对,攀权弄势,贪财图贵。返城时,多数青年夫妻双双一起进城重建家园。80年代以来,农场改革形势好,不少人响往农场同农场攀亲。外地复员退伍军人借家变或投配偶机会来到农场,同农场青年结婚成家。丧偶的老职工,也从外地娶进家庭主妇,不少外地青年男女也同农场职工子女联姻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