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承包经营与股份制改造

第二节 承包经营与股份制改造



               第二节 承包经营与股份制改造
  1989年,农场根据北安分局《工商运建服企业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方案》的精神,对全场工商运建服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1992年到1993年初,农场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做了具体的分类。一是自主经营单位,如林场、物资供应站、修造厂、乳品厂、粮贸公司、综合商店等 8个单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由经营者承包经营;二是费用包干型单位,如电业局、筑路队、服务公司,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由厂长(经理)牵头,管理人员集体承包;三是服务型企业,如住哈办事处,农场定额补贴,实行全员抵押承包。1993年1月,工商运建服各企业与农场重新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
  1994年,农场对全场各大、小商店采取了经理负责、风险抵押、集体承包、租赁经营的形式进行改革,到1996年,全场商业全部实现了私有民营。
  1996年,农场加大了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力度,确定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扩大承包、租赁、股份、拍卖、转让、破产、兼并、私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彻底转变经营机制”的方针,为工商运建服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个更加高远的目标和大胆的设想。
  1997年以后,农场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规定的精神,先后对乳品厂、粮油加工厂、砖厂、修造厂、建筑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彻底的股份制改造。乳品厂股本808万元,其中农场控股412万元,占全部股份的51%;企业职工股金275万元,占全部股份的34%;农场相关人员股金121万元,占股金的 15%。时任董事长冷友斌。到2000年,农场国有资本退出。2001年,乳品厂加入完达山乳业集团。
  粮油加工厂全部股金1 105万元,农场控股773.5万元,占70%;企业职工股金239.5万元,占21.7%;农场相关人员股金92万元,占8.3%。时任董事长孙宝君。
  砖厂全部股金225万元,农场控股金165,占73.3%;企业职工股金60万元,占26.7%。时任董事长朱葛光。修造厂全部股金62万元,实行一次性转卖,企业职工股金 39.3万元,占63.4%;相关人员股金22.7万元,占36.6%。建筑公司含债权债务及资产 83万元,一次性转卖给曲志国。转卖后,成立新的建筑公司佳欣建筑有限责任股份公司,曲志国任董事长,占股份 60%,其他管理人员占40%股份。
  2002年,粮贸公司经过资产评估,含债权债务和资产 846.6万元,一次性转卖给孙永和,债权债务和资产5年还清,孙永和任经理。
  同年4月,农场物资供应站一次性转卖个人经营。
  2003年,农场农化公司转卖个人经营。2004年,种子公司通过评估,一次性转卖给原种子公司经理郑福林个人经营,资产215万元。
  2005年,农场工商运建服所有企业全部转制为个体民营,标志着农场工商运建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束。对转制后的企业,农场本着“不管管理管监督,不管经营管服务”的原则,发挥社区工会、会计、审计、统计、技术监督等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新三会”的运行机制,调动转制后企业经营者自主经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服务、监督、指导和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拉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