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指导方针
第二编 经济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指导方针
第一节 指导方针
1985年,农场开始兴办家庭农场,成立了12个大公司,进一步落实了经济责任制。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造成多年的亏损,形成高负债经营,农场的经济还是处于发展的困难时期。为此,农场在“七五”计划中提出发展经济的方针:“第一要坚定不移的办好家庭农场,办好各大公司,走改革发展之路。第二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标准化作业的水平,在提高农业产量上下功夫。第三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单一种植小麦、大豆的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个体养殖业,在发展粮豆生产的同时,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
在认真总结“七五”期间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农场提出了在“八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第二、经济发展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农业,提高工业,搞活奶牛业畜牧业。第三、要坚持“一稳定,四提高”,即稳定农业,提高科技种田的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一发展方针,体现了突出经济效益,突出以发展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突出发展职工个体经济的三大特点。
农场“九五”期间经济发展方针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强管理,搞活流通,夯实农业基础,加快资源性工业开发,推动私有经济发展,把畜牧业、双体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向规模和科技投入要效益,形成以农业养民,以畜牧业和自营经济富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场,构建农业、畜牧业、工业、自营经济四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九五”期间农场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67 727万元,比“八五”期间增加32 800万元,年均增长率14%。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增加值42 402万元,比“八五”增加17 659万元,年增长速度为11%;第二产业累计增加值9 704万元,比“八五”增加 5 213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第三产业累计增加值15 621万元,比“八五”增加9 853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2%。“九五”期间累计现价社会总产值135 928万元,比“八五”增加57 043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1%;人均收入3 048元,比“八五”增加110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0%。
“十五”期间农场经济发展方针是建立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经济结构,坚持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横向联合,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经营管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大畜牧业和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利用好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富民强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005年实现现价社会总产值4.6亿元,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速度为9.7%;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为2.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人均收入4 840元,比2000年增加1 840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 174元,比2000年增加3 818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