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技术推广

第八节 技术推广



                 第八节 技术推广
  农场自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致力于栽培技术的研究,更新农业机械,探索新的栽培方法,使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场大豆以50厘米垄距为主,面积在90%以上,还有部分 65厘米垄距,也有部分30厘米平作大豆,1994年全场大豆平均亩产量突破 200公斤。大豆施肥由基肥一层改为分层深施,大豆增产显著,迅速在全场推广。90年代后,赵光农场摸索出一种“垄三”大豆栽培方法,也就是后来的“三垄栽培”,这种栽培方法科学合理,抗涝、抗旱,基肥分层,与种肥形成三肥接力,肥料损失少,肥效被充分利用,此方法迅速在垦区推广应用,2003年后赵光农场50厘米垄作大豆全部取消,改为“三垄栽培”。
  小麦在建场初期基本是播种、施肥一次完成,种肥在同一耕层,不利于小麦后期生长,造成生长后期脱肥。80年代后逐渐改为先深施肥,后播种,但是由于当时播种设备落后,小麦面积大,常常忙不过来,也进行部分播种、施肥一次成,或者先播种,后深施肥,后施肥会造成种子移位,部分种子外露,不利于增产。90年代后,农场引进了麦类精播机,在原有基础上,精播技术得到推广,播种质量大大提高,麦类产量也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