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耕地利用与培肥地力
第九节 耕地利用与培肥地力
第九节 耕地利用与培肥地力
农场耕地面积在90年代以前是42.3万亩,以后经过扩边整形,利用上级拨付的项目资金进行低产田改造,栽植防风林,一些弃耕的地逐渐被耕种起来,农场总耕地面积扩展到44.7万亩,以前的低产田经过治理,挖沟排水、打地下鼠洞、培肥地力等逐渐变为高产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一、耕地利用
农场耕地经过近60年的开发建设,荒地逐渐变为高产田,在1994~1995年利用总局项目资金对三十八队进行低产田改造,对全部低洼耕地进行挖沟排水,栽植防风林。
农场充分认识到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有资源逐年下降问题的严重性,科学安排调整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重迎茬大豆种植面积,进行合理轮作,提高单产,引进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使单位耕地产出更大效益,近年农场逐渐引进月见草、马铃薯、麻类、甜菜、药材等效益高的作物,使职工在承租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收益。
二、培肥地力
农场的土壤为黑壤土,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及各种元素,但是经过几十年开发耕种,投入少,产出多,使原来富饶的土地变得贫瘠了,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常年施用化肥,耕地板结,各种微量元素减少,特别是钾的含量下降特别快。为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农场从2001年开始进行秸秆还田,要求收获机车全部配带秸秆粉碎器,作物收获时,直接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没有秸秆粉碎器的机车不准参加作业。经过这一系列措施,培肥地力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