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机概况
第三章 农机
第一节 农机概况
第一节 农机概况
农场自1985至2005年,农业机械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安分局更新速度最快、机械装备最强、保有实力最大、投资最大的农场。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保有完善阶段
1985~1990年,农场的农业机械主要还是国有资产,农场购买,承包经营,完全是计划经济,以使用国产和少量进口为主,机型和农具还很落后,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库房简单。主要农机:动力机车有东方红54、75;E512514;东风4ZL;铁牛55、上海50、东方红 28;农具有条播机、万能中耕机、牵引五铧犁、开封牵引割晒机、前悬割晒机、中耙、轻耙、镇压器。
1988~1990年,开始耕作改制,麦茬地进行复式作业,使用深松机,1989年进口德国Z323轮式拖拉机8台,进行尝试代替履带拖拉机进行基础作业,后因马力小而退出农场。
二、快速升级换代阶段
1991~2002年,农业机械已经跟不上农场土地耕作的改制要求,主要进行了大批的升级换代,更新引进升级的机型,淘汰了大批耗油率较高、效率较低、机型落后的机械,农机第一次实现了快速发展。这期间也是农场农业机械彻底进行产权改革的阶段,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代表的农机具主要有动力机械:东方红802/1002、JDL1075/西方8570、铁牛804/654/55;农机具有新型对置4.2中耙、进口西方200自走割晒机、条播机、2BQS—8气吸播种机。
三、完善提高阶段
2003~2005年,农机装备向大型、宽幅、高效、智能化发展,投资主体全部为职工个人,动力机械全部由轮式拖拉机进行作业,履带拖拉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农具为适应农场经济快速发展,全部更新为新型、折叠、液压为主。这一阶段,体现出农场机械力量的新高峰。同时,按照农垦总局要求建设了三个旱田高装备项目的建设,装备了世界先进的 5整套智能农机具。农机具的发展向保护性耕作方向发展,传统的耕作彻底进行了改制,发展的速度达到更高的阶段。这期间代表机型:动力机械有约翰迪尔JD9520、JD9320、JD7820;维美德BM120东方红1204;农机具:联合整地机、耕耘机、偏置重耙、新型割晒机、深松浅翻犁。截至 2005年全场农机保有量:整地轮式机车58台,收获机74台,作业机车264台,农具1 493台件,农机总动力2.47万千瓦,农机总投资7 668万元,标准台达到441台,履带拖拉机132台和 E514全部淘汰,老式不适应保护性的农具全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