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机更新
第七节 农机更新
第七节 农机更新
在1986~2005年的农机换代更新中,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1989~1999年国产为主更新阶段
1990年,更新8台德国Z323轮式拖拉机,全面更新深松机。1994年更新具有90年代初期世界先进水平收获机加拿大产西方8570收获机7台和西方200割晒机8台。1990~1997年动力机车全部更新东方红802履带拖拉机96台。1995~1999年更新东方红1002履带拖拉机36台。1998年更新英机E514收获机7台。1999年更新约翰迪尔佳联JDL1075收获机22台。
这一阶段是农场农机更新换代、农场转售后的关键阶段,投资主体还是以农场为主,职工个人为辅,投资主体多元化,累计投资1 872万元,淘汰了E512收获机、东方红 75拖拉机和一部分老式农具。
二、2000~2005年以进口为主 机电液一体化阶段
2002年,农场更新大豆气吸精量播种机47台。2004年更新世界先进水平智能机械约翰迪尔JD9660收获机1台,JD9520大马力(450马力)轮式拖拉机1台,JD7820轮式拖拉机2台,更新迪尔佳联JDL3518收获机 4台,JDL1075收获机18台,新型4S—4.0斜辊前悬割晒机 12台。2005年更新约翰迪尔JD9320和农具2台套,JD3518收获机4台,JDL1076收获机3台,JDL1075收获机6台,维美德BM120轮式拖拉机 9台、东方红1204轮式拖拉机3台,深松浅翻犁 48台,偏置重耙4台。2000~2005年累计投资3 149万元,农场成为农垦总局第一批建设旱田农机装备区,建设了3个旱田高配区,分别是现代化农机示范区和现代化农机推进区,其中更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为主要代表机型的约翰迪尔JD9520/9320、JD7820、JD9660、JDL3518收获机,推动了农机具机电液的发展方向,引领了垦区智能机械的先河,再一次把农机具更新朝着更高的人性化方面发展。
截止到2005年,农场农机累计投资7 668万元,农机总动力 2.47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以上,动力机车58台平均单台机车作业可达2万标准亩,可辐射周边市县25万亩的耕作面积。
基础耕作方式再一次迎来了历史上没有的变革,由传统耕作方式向联合整地和深松浅翻耕作发展,作业向保护性耕作方面发展,农机具向机电液一体化、大型宽幅、高效优质方面发展,基本实现了农机现代化、智能化,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